第130页

大摊主 青檐阁主 945 字 2022-11-18

苏年也见到了一个跟人抢位置的,后来一群人打的头破血流,全都被带走了。

还有进货途径方面,这些地摊似乎都是一起去进货的,商品的分配都是商量着来,但是也没说必须规定怎么分配。

仔细观察之后就可以发现,经常就是老摊主的摊位上有那么几样东西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剩下摊主多多少少都有点混杂。

毕竟商品分配这种东西,要是没有一个系统的价格规划,很容易就闹翻。

而他们也不可能商量着控制价格,不只是因为人多和杂,还因为这一条河边的地摊。你们这一堆儿人商量好了,人家旁边的不屌你,到时候就得一起赔钱。

不过再这样的模式下,苏年看到了互相竞争的好处。

竞争让这些摊主都绞尽脑汁地想要获得新的商品,想要让自己的商品变得更受欢迎,因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那是一种在地摊上才能够看到的文化。

当你在地摊上和摊主讲价的时候,不止是讲价那么简单,在享受砍价的同时,你还能享受和老板交锋的快乐。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地摊文化,几乎可以说是地摊文化存活至今的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新型经济冲击下,地摊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砍价这种互动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老一辈人过去逛地摊的时候,是十分享受砍价的乐趣的。

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砍价这种事情显得更加繁琐,他们更喜欢明码标价,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消费习惯。

但是消费习惯如此,并不代表着年轻人就会屈从于商家标定的价格,所以也会货比三家,选择更加实惠的选项。

这就相当于另一种变相的砍价,砍价的过程在于店铺之间的互相竞争,买家的乐趣在于在这样的竞争中选择自己的偏好。

或者干脆就有些年轻人,愿意多花些钱,省去和人交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