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页

郭亮没好气的说道。

“我这问题是非常正经的!那您老知道咱们国内的教育,与古代有什么不同吗?”

“我好歹现在也是专业人士,你能不能有话直说呢?古代教育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培养的目标是明人伦礼仪的士大夫,维护国家的统治;咱们国内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国人能够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以人为本的培养出对社会全面发展有用的人。”

“非常棒!”杨正东再次比划了个大拇指。

“你到底想说什么?现在特别想知道,这个计划怎么违背教育目的了?”

郭亮皱着眉头问道,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怎么就不对了。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全国人民,尤其是适龄教育群体能够学会必要的知识,明白事物的道理,遵守相应地道德与规范。然后用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去做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并且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说教育的本质是平等和公平的,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抱着同样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能通过教育各展所长!”

杨正东沉默了一下,对郭亮解释说。

“这没什么问题啊?我们也是基于这个目的。”

“您听我说,政策是好的,但是任何政策实施下去,都有可能会发生改变。我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就拿高考来说,这是我们国家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改变一个普通人命运的一个重要的关卡,无数寒门学子因为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嗯,确实是,我当年也是通过高考走到今天的!”

郭亮赞同的说道。

“高考是咱们国家的一项创举,从隋唐时期的科举演变到现在,对于我们国家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我说的并非高考,但是我举得例子却又高考有关!”

“话说有一个中学,公立的普通高中,改革创新之后具有非凡的竞争力,高考的成绩非常好!您在相关部门,这样的例子应该见过很多吧?”

杨正东认真地问道。

“这是肯定的,比如说京城二中、八中等,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名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