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亚姆来了后给莱曼带来了几个好消息。
一是hottoys答应了承接钢铁侠及漫威系列形象的高细节仿真玩具产品——这家公司就是大家熟知的位于香港,但在模型界以追求逼真的细节和小规模手工生产而成名的那位厂商,经营路线走得比较高端,所以hottoys的产品价格远高于同类产品。
而之所以跟他们合作,是孩之宝走量,hottoys走精,漫威自家的玩具厂走土豪定制款,满足于不同需求的观众粉丝。
毕竟,hottoys家的产品都是可动的,外露内部的精细结构零件,除了备有机动性,最特别之处是他们的磁石装置,可模仿电影中装甲攻击敌人的情景,一旦销售肯定是喜爱收藏的不二之选,而且普遍价格在上千美金,漫威抽4成。
或许有人问怎么这个抽这么多,人家肯干吗。
但电影周边分润是要看形象的使用权重,手办、玩偶、公仔之类的那是完完全全要还原角色形象的,所以抽的多,而服饰、钥匙扣这类的充其量就是借了一点形象元素,市场内核还是他们自己的产品卖点,所以授权方没有底气喊价太高。
再者,hottoys本身就是溢价很严重的厂商,产品价值是非常看角色形象热度的,那些不知名的他们根本不会生产因为也没人会买,吃的就是粉丝钱,那么像孩之宝家大业大,漫威就只拿百分之22不是吗。这都是看双方的需求差异如何。
二是小件类的,如lightfx等厂商都积极起来,准备开发联名产品,估计是看到了粉丝的购买欲望和消费量。
总得来说,凭借和孩之宝的合作以及电影本身被证明的市场热度已经在吸引那些观望的厂家们一起全方位收割漫威粉丝的钱包。
利亚姆高兴的神情在汇报周边开发进展的时候一直没有收起,因为漫画改编项目确实容易挖掘周边价值,再加上莱曼事先考虑的清晰、周全,简直顺利的可怕。
一旁,漫威娱乐几位元老,心里对莱曼更是夸赞不断。阿维-阿拉德真的是过去式了。
在这位接手之前,漫威何曾这么风光,这么赚钱,忙碌起来都更有价值好吗。
甚至说,规划的太完善,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但偏偏朝着成功的道路上一路驰骋。
公司上下已经没人会担心项目失败了,因为他们都知道,等到其他产品周边进入市场的时候,《钢铁侠》说是躺着日赚斗金都不过分。
这一波,也算是立起了莱曼在漫威内部的威信吧,就连凯文-费奇都对他恭敬许多,佩服不已。
但其实,莱曼对《钢铁侠》的每一步开发,都可以归咎为前世漫威走出来成功过的套路以及其他产品开发的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