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阅这样的奏章时,非常的考验李天的阅读理解能力,若是稍不留神,可能就错过了,他们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这其中有的事不是什么大事,可以不用理会,但有的事就是非常严重,不得不处理了。
要是全都粗略的过上一遍,很有可能就会错过真正重要的信息。
原本一分钟就能看清楚明白的事情,此时每一个都可能要李天花上五六分钟,甚至十来分钟才能弄清楚。
这让他十分的恼火。
看吧,实在是浪费时间,不看吧,可能就要漏掉很重要的事情。
对此他其实也是没什么办法的。
人家一年都见不到你一面,在奏折中恭维你两句,给你说上几句好话,其实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到了后来李天实在是看不下去,很想大袖一挥,招一批识文断字的太监来,帮着自己批阅奏折。
但他转念一想,明朝后期很多皇帝都是这样偷懒,这才让那些太监有了懵逼皇帝,在朝廷中作威作福的机会。
自己真要是真这么做了,轻松倒是能轻松不少,可万一养成了习惯,自己岂不是也有极大的可能变成一个昏君!
其实,此时的内阁制度已经十分的完善了,他若是真的不想处理这么多的奏折。
完全可以将不算太重要的奏折全都扔给内阁的几个人,让他们帮着处理。
不过,这就和任用太监帮着批阅一样,很容易出现被下面人蒙蔽的可能。
虽然杨士奇等人,此时还不至于敢对自己隐瞒重要的事情。
但凡事都有万一,谁也不敢保证,内阁就不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