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姝色+番外 山间人 1590 字 2024-03-16

阿姝不由随着他的话一一扭头去看,面上恭敬矜持的端柔笑容也渐松泛下,教人惊艳之余,如沐春风。

刘显一个侧目,便被她这一朵笑意迷住了眼,怔怔望着,喃喃唤了声“阿姊”。

阿姝笑容一滞,侧目无声望他。

刘显见她稍淡的笑,既腼腆又失望,低低垂下脑袋,道:“母后说,你与我一母同胞。我这才唤你阿姊,你若不喜,我仍唤你王后吧。”

他说着,也不等她回答,又兀自高兴起来,自袖中取出一块丝帛,颇自豪的摊开在掌心,举起至她眼前道:“王后,你看,这是我昨日绘的。”

阿姝定睛一看,那竟是一幅帛画,画颇简明,是个身形佝偻的老农,正荷锄而归,一双狭长眼眸,正望着不远处一少女。那少女做于榻上,正手捧书卷,读得入神,丝毫未察。

“陛下——”阿姝倏然一惊,猛的抬头去望小皇帝。

刘显乌黑的眼眸里满是紧张与期待,见她面色有异,便知她懂了画中含义,遂不动声色冲一旁随侍,看似低眉顺目,实则暗中窥视的宫人们撇撇嘴。

阿姝一怔,压下心中惊异与烦乱,笑道:“陛下画得甚好,笔法简明,栩栩如生,有大家之风。”

刘显又腼腆的笑了,将那帛画塞入她手中,示意她收起来:“你夸得我惭愧。这画就送与你吧。我无甚喜好,只爱描丹青,可惜大司马说玩物丧志,身为君主,不该如此……”

一旁宫人中,有两个悄然侧目,透过二人之手,反复窥探那画,见并无异样,方重又低首。

……

前殿中,章后与耿允俱看向刘徇,待他答话。

乌桓与匈奴一事本在预料中,刘徇早已想好,不过故作思忖状斟酌状,躬身道:“既是大司马相问,徇便直抒己见。”

“匈奴扰我大汉已有百年,虽则先前有联姻、征战等手段制之,然近来却又渐为大患之相。而乌桓乃替我强汉御边击敌多年,后重投匈奴,已教我汉室失了幽州境一强力盟友,如今他们既有意求援,自然应不遗余力的出兵支援。否则唇亡齿寒,一旦乌桓被破,匈奴下一步便要扰幽州边境。”他说着,忽然朗声道,“若大司马与太后担忧朝中无将帅,臣愿请战。”

饶是耿允与章后二人暗中猜忌已久,此刻也忍不住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

再要出征,便还要掌兵权。如今刘徇麾下已有精兵强将,名义上归天子所有,实际人人皆知,如西山赤巾军那般,分明只听刘徇命行事。他已据冀、并二州,此番幽州事,若再由他去,只怕他更要势大难遏。

可若不由他去,朝中也的确再无人有这能耐,能平幽州边境。

耿允屈指抚了抚衣缘,眯眸打量他片刻,忽然意味不明笑道:“萧王所言不错,的确是我汉室的忠良之臣。”他将目光转向座上章后,“只是,萧王先前屡屡出战,已是功劳赫赫,总也需要些时日好生修养。况近年来,天下震荡,民不聊生,百废待兴,不宜再因不必要的战事而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