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步出去后,蒋炼又翻出了张金武书架上之前写的一些诗文,确实风格差异很大。
张金武大多数的诗文用词都狂放大气,但是却言之无物,有些书空咄咄,这可能也和他涉世未深有关系。
另有几篇诗文风格细腻醇厚,笔触上也都是以小见大。偏偏张金武在长安城为人所知,所称道的也恰恰是这几篇细腻醇厚的诗文。要这么看来,那就真的有点意思了。
蒋炼让人传范旭进来后,示意他先坐下。既然几个人都猜到了张金武是被人谋害,蒋炼也懒得绕圈子了,“你可知张金武并非自杀?”
“学生确实猜到了一二。”范旭回答。
“既然如此,那本官问你几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
“大人请说!”
“听闻你与张金武自幼相识?”
“是的,学生与张兄自幼便是同窗,相识已经十几载了。”
“既是自幼相识,那你与他学问上谁高谁低呢?”蒋炼问。
“张兄自幼聪慧,经史子集无一不通,诗文更是名满长安,我不及他。”
范旭回答的很谦逊,但是蒋炼明显看到他在回答完之后,嘴角有一丝不自然的抽动。
这是内心不屑的一种控制不住的表现,看来杨步所说恐怕十有八九是真的。
“可我怎么听说,张金武的很多诗文都是剽窃你的?”蒋炼歪着头问。
明显看到范旭有一丝慌乱,他镇定了一下说:“大人说笑了。张兄大才,长安皆知,怎么可能会剽窃诗文?而且,张兄的才学当今圣上也颇为赏识,如何能做出剽窃之事?”
第46章 国子监生员上吊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