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点了点头,主公有天下共主的气魄和胸襟。
陶淘悄悄松了口气,知道是过关了。
过关?奇怪,从幽州之行开始,她怎么总有种随时在被考察被抽问的感觉呢?呃,说到幽州,她是不是忘了什么事了?
陶淘想了一会没有想起来,又想着有荀彧在呢,出不了岔子,便丢到脑后去了。
议定了此事,贾诩等人便去接手处理并州之事。
轻而易举拿下并州,陶军上下俱是开颜。杨丑、眭固等人能抱上长公主这棵大树,也是欢喜。并州百姓听闻不打仗了,从此并州归长公主治理,也是喜不自禁。
众人皆乐,唯独司马懿郁郁寡欢,好不容易得了机会能随军督战,想要一展拳脚,得到重视,结果并州不堪一击,竟争抢着来投,唉,他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四月底,并州诸事落定,谯县剑指凉州。
陶淘可怜张杨的遭遇,实在不愿意当初在谯县见到的那对俊美高大、长相还带着点异域风情的父子两走上张杨的旧路,便提议道,“不若先派人去劝降,晓以利害,或许马腾和韩遂也有投降之意。”
贾诩颔首道,“也好。”
一来能省点是点儿,二来打自己人也不好,外面的世界辽阔着呢。
戏志才道,“便让仲达去吧。”
司马懿闻言心中一喜,只面上沉稳着不露分毫,以免众人觉得他年轻不沉稳,又改了主意。
贾诩看了司马懿一眼,阴恻恻一笑,道,“正好,仲达去和凉州交涉,你我两人留在此处主持大军和咱们的邻居打个招呼。”
贾诩笑了!!!
陶淘惊了,这家伙要对匈奴下手了,她就知道他记仇着呢,不知道他心里的小本本上把哪些地方圈了进去。
司马懿心凉了,原本以为是个能一展口才、露脸出头的好机会,没想到还是跑腿做工具人的。
原本若是凉州投降归顺,他这个做使者的能有八分功劳,可贾诩和戏志才这么一整,凉州更大可能是震慑于谯县的武力而降,而不是为他言词所动,这功劳便从八分变成了两分。
而且这两分也不是因他本身的才能,而是因为他的……年龄。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么重要的事,派他这个入仕不久少年郎,而不选久经政事的老臣重臣,这说明谯县根本不在意能不能劝降,若不能,打就是了。
他的年龄便是在透露这样一个态度,这是在攻打匈奴之外的另一种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