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少庭低头把这几封拆开看了,确实如贺主编说的那样,评价是不好的,但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是确实仔细看了小说,结合着其中剧情,指出了他小说中的病句与剧情不合理之处。
还有一封则提到:
千风先生,您的小说初读确是爽快,但当我读了第二遍,却又觉得这爽快只是浮于表面。主角您塑造的确实很好,但配角却过于肤浅,一个个剧情也太过巧合,我看到目前的连载章节,只想说这篇小说匠气有余,灵气不足,真不明白这样的一篇小说中怎么就突然间大街小巷的都在看了。
这样的评价,少庭都全盘接受,其实作为一名作者,他自己也知道这些缺点的存在,放在百年后很多读者也明白这点,爽文中的配角都很没智商,性格单一肤浅的让人怀疑是被作者手动降低智商,完全就是作为工具人存在。
因此如果一篇小说,能塑造出许多个无论反派正派都能让人看完还印象深刻的角色,那至少也是网文中的佳作了。
---
只是看完这几封所谓负/面/评价的信,再三表示自己没有受到影响,又奉上十章稿子,等送走了安下心了的贺主编,许少庭才一拍脑袋的反应过来,忘记与贺主编说一说自己改了大纲的事情。
回到屋中,则另有一件事要做,碰巧遇到管家埃里克,便让他把这几日的报纸都拿来,等坐在客厅看着送来的报纸,就发现竟然是每份报纸上都有提到《大道仙途》这小说。
有的提的平平淡淡,介绍了下当下有篇小说很受追捧,上海几乎人人都在追着《沪市晨报》看每天的连载。
更有一桩趣事,讲的是早上两位赶着去上班的先生在电车上发生争执,险些就要动手打起来时,一位公文包里掉落了份《大道仙途》手抄版本,结果另一位也是这小说的忠实读者。
车上众人就见要打起来的二位,如同多年未见的好友相认那般,从打架前奏变成了书友线下聚会,乃至于令人感慨,这大概就是小说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