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夫人继续点头, “是极,是极。”
文老爷镇定下来, 又小心摸了摸那一轴圣旨与金镶玉的如意,“我本想着,咱们家门第到底不及那些官门世族, 纵与秦王府结亲, 婚仪上也未必有多周全,只咱们尽力筹备罢了,既然秦王府如此拿出态度来,蕙娘的嫁妆,咱们要预备得更为丰厚才是。”
文夫人也沉下了心, 点点头后按着他的手安抚道:“秦王府的态度已经摆了出来,这下,咱们大可以放下心来了。”
从前无论秦王怎么许诺得天花乱坠,门第之差太大,他们总是于心不安的。
本朝亲王娶妻纳妃应奏向朝廷,若不入皇室玉碟、不领御赐金册、不受御赐定亲礼、内廷司所备纳征礼、亲王妃袍服,即便私下走了六礼,也算不得正经亲王妃。
若是日后,秦王要再聘高门之女为王妃,那也只得一句轻飘飘的“年少放纵”,没有人会记得原本的“王妃”也是正儿八经递三书、走过六礼的。
因为私下筹备的三书六礼,并不被皇室承认。
秦王届时或许会受朝廷申饬,又或许走动隐瞒得当,连一句申饬都不会有。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权比天大。
文家空有豪富之名,可纵是金银满屋又有何用?
再多的金银,可比得过玉笏金印,天家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