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气球人 陈浩基 1243 字 2022-11-16

《气球人》作者:陈浩基

简介:

主人公“气球人”无意中发现自己身怀异能,

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一接触目标的皮肤,

他就可以输入指令,让目标在指定时间内像气球一样

充气、膨胀、扭曲,最后“意外”死亡。

从此,“气球人”成为了一名职业杀手,专门为要求各异的顾客提供收费不菲的杀人服务。

这些顾客中有为夺取遗产继承权的,

有为杀掉丈夫第一任妻子的女儿的,

有为了打击敌对企业的,

还有为确保在选举中获胜的……

各位好,我是陈浩基。这篇作者序是受编辑邀请为简体中文版读者新撰的,因为书末也有收录繁体中文版后记,为免内容重复,我就暂且不谈本作的创作缘起,若各位读毕拙作再看后记,自然会了解这部“写作过程跨越九年的短篇连作”的来龙去脉。既然不提写作背景,那我就借此机会聊一下本书的类型定位,让各位在开卷前多一点心理准备。

我在一些书评心得里看到一个很微妙的说法:有人认为《气球人》是我在推理类型以外的尝试。我的确有写非推理的作品,但创作《气球人》时一直没考虑过它不是推理——如今回想,我猜这牵涉定义问题。

大众读者心目中,大抵认为推理小说格式必然为“描写谜团→调查推敲→解决事件”,不管是本格推理还是社会派推理、冷硬侦探或警察小说,架构上也不会跟这格式相差太多。然而推理迷都很清楚,即使上述模式是主流大宗,我们还是不时看到某些推理作品采取反向操作——以犯人角度来叙事,描写犯案过程的推理小说。这类作品往往被归类为“犯罪小说”,但当中也有称为“倒叙推理”的子分类,读者要留意犯人犯案过程中留下的线索,而这些伏笔会成为结局中侦探破案的关键。借用吾友宠物先生的说法,“倒叙推理”和“犯罪小说”的界限模糊,前者倾向注重结果(破案),后者较重视程序(犯案经过)。

《气球人》大概就是踩在两者之间那条界限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