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i地址就显示出来了。”
“我没看你qq上的i,我昨天连夜编写了一个木马,投放到各种电子邮箱服务器里,只要这些信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在网上移动,我的木马就会截获,并追踪到来源。”
“不错!”陈实赞道,“很靓的点子,我就知道你能拿出干货。”
“哈哈,这招也不是我想出来的,美军以前用它对付恐怖分子,我借用了这个创意……不过对方会不会用邮件我也不能打保票,万一不用,那就白搭了。”
“没事,我们又多了一种找到周笑的可能性,谢了。”
通讯结束后,陈实对林秋浦说:“你和大家说一声,最好建个微信群,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人通一次话,确保安全。”
林冬雪说:“给每个警察的家属手机装上定位程序怎么样?万一有人失踪,我们可以马上找到他们。”
“这需要多大的人力啊!”林秋浦说。
“定位程序应该不难!”
陈实又联系上孙振,听完他的要求,孙振在线传来一个程序,说是以前闲着没事编的,装到手机上就行,每隔十分钟,安装该程序的手机会自动发送自己的定位给监视它们的手机。
林冬雪立即把程序发给每名警察,做完这件事,她觉得安心许多。
接下来要怎么查,调查死者的人际关系显然没什么意义,周笑如此神出鬼没,只能继续扩大监视搜查的范围,如果能查到他乘坐的交通工具,或许就可以顺藤摸瓜地找到他。
为此,三人跑了一趟交管局,把案发当时周边的路口监控全部调出来。
这项工作枯燥乏味,看一下午视频,林冬雪眼睛都快瞎了,突然林秋浦说:“找到了!”
一处监控拍到了“宋朗”从一辆轿车下来,轿车在路边停了大约十五分钟,这完全就是作案的时间段,这段监控何止是线索,完全就是证据。
更让人振奋的是,车牌号清晰地被拍下来了。
通过交管局四通八达的监控系统,他们又花了两个小时找到这辆车的踪迹,它在作案之后行驶了大约十五公里,然后停在某小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