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传统超导体,只能存在于零下一两百度的环境中的原因,因为一旦升温,库伯对就没了。
所以,只有在低温下库珀对、超导态才能稳定存在。
目前学术界较热的铁基和铜基超导材料,对温度、压强的要求极高,所以这篇【室温超导材料研究方向】的详情,并不建议从这方面入手。
这篇资料中指出,因为库珀对中的电子未必是紧紧地在一起,而可以是一种长程的配对,配对的电子可能相距几百纳米。
这个时候纳米级的材料,便拥有极大的可操作的空间,可以越过冷凝,先从纳米层面对电子对进行配对,然后再堆叠到宏观状态。
如此,便有可能人为地制造出室温状态下的超导物体。
不过,详情中并未给出准确的哪种材料符合要求,但却把范围给划定了。
——基础是碳纳米,但很显然不会是简单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c60这种单质碳纳米材料,否则科学界早都已经研究出来了。
另外,石墨烯是不可能的,因为二维的石墨烯,长宽可以超越纳米级,达到米级甚至千米级。
这样一来,范围又缩小了,一维的碳纳米管和零维的富勒烯,都有可能。
不过,江博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尽管之前看过不少资料,但还是无法确定到底是碳纳米管这块,还是富勒烯这块。
但是,从直觉上来说,因为富勒烯分子这块族群比较多,衍生物也数不胜数,他感觉应该富勒烯的希望比较大。
“希望这篇资料对周平的研究有作用吧……”
按照正常的时间线,距离周平研发出室温超导体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如果能让他提前把室温超导体造出来,很有可能意味着核聚变的突破也会提前。
这对华夏,对世界,对黑骨头对江博来说,都是好事儿。
此次垂钓,另外的几样物品,【狄克世界通用语】与【废墟通用语】和【蛮荒世界通用语】一个类型,但这个狄克世界江博却闻所未闻,不知道是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