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陈楠弹错了一小节,中途叫停。
第二遍,林漓哼着哼着发现副歌的某句歌词绕口,拖着椅子过去和杨司乐商量怎么改词。
谢沉也建议,大提琴再升半个调效果可能更好,毕竟《今宵》这首歌的基调相对来说更昂扬。
施年毫不置喙,一点儿反对意见都没有,自个儿跑到角落里,耐心地给琴调音,凝神用耳朵听音高,待确认调子对了才回到乐队中,跟他们一起合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
今天不用上班的陈栩从前台踱下来,坐在楼梯上看他们热火朝天地磨合,眼前缓缓浮现出了以前自己在这儿彩排的画面。
杨司乐在开学前曾带着《今宵》的无人声demo来找过他,意图说服他延长场地的借用期。他戴着耳机听完以后,要说没感觉是假的,但的确离打动人心还有点距离。
所以第二天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想接手铺面的人,他也没着急租出去,改口说国庆后再租。他着实有点儿想看看这群愣头青究竟能玩出什么花儿来,他们的live是会成功还是一败涂地,如果一败涂地,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境地。
他是真的好奇。
如今终于听见了《今宵》的歌词,似乎是有了那么点儿要成功的苗头。可惜编曲还是太嫩了,什么都往里加,等于什么都得毁。
呵,一群小不点儿,不拦一手是不行了。
等他们把这一遍通排完,他兀地跺了跺脚,把底下六个人的目光全吸引到自己身上:“诶,‘Lessmore’听说过吗?”
六个人都抬头往他那边看。
陈栩知道杨司乐是乐队头头兼词曲的第一作者,便朝着他说:“所有point全堆在一起,炫技也不是你这么炫的。”
杨司乐自己听这首歌听了太多遍,早已没了陌生感和惊喜,倒是挺乐意这会儿有截然不同的声音出现的。
他大方一笑,道:“陈老板——不,陈老师,我没技可炫,纯粹是听太多遍了,什么新点子都想试一试。”
陈栩用目光指了指施年:“之前没见过这个拉大提琴的,他该是第一次听吧?你问问他是什么感觉。”
乍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施年身上。
施年大窘,语气生硬地答:“我……没什么感觉,挺好的……”
陈栩伸出食指点了点地:“没感觉就是最大的问题。”
施年惊了,猛地扭头看向杨司乐:“我不是这个意思!”
陈栩步步紧逼:“那你是什么意思,描述一下?”
杨司乐安抚施年:“没关系,现在本来就还有很多修改的余地,能发现问题是好事,你放心说,随便说。”
身为第二作曲的谢沉附和道:“嗯,说吧。”
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期许,施年咽了咽口水,内心很是忐忑。
他对摇滚,乃至整个流行乐,都没有任何研究。哪怕是在校乐团,他也不过是按部就班地依照老师的设计和拿到手的谱子拉琴,除了如何可以拉得更好,不作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