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店开业那天,来祝贺的人并不多,只有姜玉燕两个留在海市的室友来了,给她带了一个花篮。

还有一个花篮是姜玉燕一大早来开门的时候就在的,也不知道是谁送的。

因为要准备开业的事,姜玉燕来的很早,这条街道上的店铺都还没有开门,她就是想问一下都没地方。

会是谁给她开业花篮,还不露面呢?

姜玉燕想了一通也不知道是谁,把花篮随手一放就把这事放在了脑后,今天可是要开业,事情多着呢。

裁缝店开业已经一个多月了,可是一单生意都没做成。

他们的店针对的是消费比较高的人群,定价自然不低,有进来的顾客看到价格标签,往往就没有下文了。

姜玉燕跟人解释,他们做的衣服都是私人订制,全部都由设计师亲自设计制作,用料上乘,价格才会比较贵。

有的顾客说话直接:“你这衣服这么贵,我干嘛不花这个价钱去买个牌子的衣服,你说什么私人订制,不就是裁缝自己做的吗,我也找裁缝做过衣服,可没有你这么贵。”

姜玉燕跟顾客解释:“这都是我们的设计师独自设计的,您在别的店里是买不到的。”

“独自设计的,可你这衣服看上去和商场里卖的衣服也没什么太大不同啊,不就是袖子稍微不一样,领口设计新颖了些,有的地方多了朵花,怎么就卖的这么贵呢?就连海市有名的老师傅做的都没这么贵。”

姜玉燕说这些衣服都是手工制作的,顾客就会说:“手工制作,干嘛不用机器,机器做的又快又好,手工缝制的根本就不如机器做的好,还费工夫,现在人们都追求机器制作,你们这家店是怎么回事,怎么还用手工制作。”

这个时代,人们还不认可私人订制这个概念,对消费者来说,有名的服装品牌的衣服可比那私人订制穿出去有面子多了。

与此同时,人们大力追求机器,摒弃手工艺人,大量的手工艺者在这个时候失业。

店里没有生意,姜玉燕和张莱还好一些,三个服务员都有些害怕,他们怕店里要是再不开张,他们就会失业了。

总体来说,还是店铺没什么名字不受人认可,姜玉燕琢磨着,怎么才能给店里打开名气,让更多的人知道张莱裁缝店。

左思右想,还真的让姜玉燕想出来一个办法。

既然有办法了,那说干就干,她跟张莱说了一声,买了去省城的火车票。

还在史家做保姆的时候,姜玉燕和罗自省救了一个被拐骗的孩子,那个孩子的家族周家非常有钱,是南洋某国的首富。

孩子的父母为了感谢姜玉燕和罗自省,除了送给他们房子和钱以外,还许诺可以帮他们一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