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九点的时候,沈天哲突然给他发消息,让他看微博:“张教授发微博了!卧槽!”
张教授发微博?是因为抄袭的事吗?
叶韶精神一振,点进微博找到教授的账号,立刻看到了他最新发布的一条博文。
作为叶韶这次比赛的指导老师,他参与了叶韶作曲的全程指导,提出过许多修改意见,自然知道《遇风》在叶韶手里是怎样一点一滴诞生出来的。
这首曲子超越了叶韶以往的作品,让他非常满意,以为这次叶韶能进决赛,但没想到会被污蔑抄袭。张杏几乎不看微博,过了好几天才知道叶韶被全网嘲抄袭阮白曲子的事情,当下十分生气,立刻发布微博表示叶韶是清白的。
《遇风》的灵感、雏形和每一版样稿在他那里都有保存,就算叶韶删了,他也有充足的证据,能立刻拿出来和阮白对簿公堂。
在华大音乐系里,张杏是有名的公私分明,铁面无私,不会顾忌任何人的面子,让学生们又爱又恨。营销号可能会被收买,打通关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却绝不会如此,加之在音乐界成就斐然,连院长都不一定请得动,会怕一个明星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因此,闻风而来的网友看了他的博文后,真正开始怀疑这件事的真假了。张杏在音乐界的名声极好,又有着铁面无私的外号,没必要袒护一个抄袭的学生吧?
他们吃了一晚上的瓜,对阮白的人品和作品早就开始动摇,张杏的博文更是加深了这份动摇。
“我觉得张教授说的很对,《遇风》什么样不都是他看着写出来的吗,怎么可能抄袭阮白的啊?”
“可万一是张教授不常听流行音乐,不知道《风语时》先发行呢?”
“楼上的是不是理解有问题?张教授都说了,《遇风》是叶韶一月份就开始筹备的曲子,《风语时》发行的时候音乐大赛的报名都截止了,人家还能穿越时空去抄袭不成?”
“我算是看出来阮白的粉丝人均智商盆地了,连个时间线都捋不清楚,笑死我了。”
“不知道叶韶到底抄没抄,但是张教授在学术界说话很有分量的,我选择相信他。”
教授的维护让叶韶心中一阵温暖,但还没等他感动太久,更加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克莱尔·凯尔前辈发了推特,后被人转到微博上,大概意思是老先生通过加西亚的推特知道了这件事,闲着没事分别听了两位当事人的作品,认为《遇风》才是原作,叶韶并未抄袭阮白。
在音乐圈中,如果说加西亚是大能,那么克莱尔老先生就是泰斗级别的人物,年近七十,门生在音乐圈都十分有名。他本人被他的祖国喻为“国宝级作曲家”,其分量与地位是加西亚完全不能比的。
加西亚只嘲讽了抄袭的事,克莱尔态度却很严谨,从曲风到惯用手法,进行逐一分析,有理有据地表达了《遇风》是原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