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乐大街上青楼“杨柳岸”是卫叔卿设下的,未与卫叔卿合谋前,他还不知此事。此时他这般说,必是有什么安排,戚琅又行了一礼,一言未发地顺着密道走了回去。
卫叔卿看着他的背影,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
风歇跪在通天神殿前,徐珞正持了一串佛珠,在他面前长吁短叹:“……一月之间,便来跪了两次了,瞧您颊边这印子——太子歇一向最得皇上喜爱,此番又是为了什么?”
风歇不答,徐珞便摇头晃脑地道:“总归不是为了自己罢了!”
“不过冲撞了几句,挨了打罢了——哪有儿子没挨过父亲的打?再说今日父皇不会让我跪太久的,明日便是上巳节,朝政千头万绪,我若真病了,他烦心事更多。”风歇不气不恼,甚至歪过头来,心情颇好地笑道,“上巳节众人踏青,大师不往中阳郊外去吗?”
“哦,看来殿下约了人到郊外踏青去,”徐珞不答,却笑道,“又是和宁远将军同去罢?”
“自然,”风歇认真地点头,“我为他求了些东西,算是上巳节的贺礼……父皇最是刀子嘴豆腐心,每次我在这里跪过之后,十有八|九要依我,不必忧心。”
“殿下啊殿下……”徐珞叹息着,在他面前蹲了下来,突然压低了声音,“皇室不可能会容下你的心思的……你可知当年平王为何失宠?他曾被属意为太子人选,只为了身边一个娈童,便被打发到了东南边疆,太子殿下如今走这条路,可想过以后怎么办?”
徐珞为人洒脱恣意,算是他的忘年交,整个皇宫,也只有他一人知道此事。风歇沉吟片刻,道:“我与平王不同。”
“当然不同,”徐珞接口,有些戏谑地问,“可万一到了那一步呢……天下,和美人,殿下怎么选?”
风歇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自己衣袖上的褶儿,浅金色暗纹的长袍在阳光下尊贵雍容:“自古英雄两难全,可我,天下和美人,我都要。”
他抬起头来,瞧着徐珞笑道:“徐大人可要笑我贪心不足?”
“怎会,”徐珞拍腿大笑,带了些狡黠意味,“那我便先祝殿下得偿所愿了。”
上巳节将至,倾元皇帝果然没有留他,宫门落锁之前来说了几句,便也允他回去了。说到底,丹书铁券颁皇朝有功的臣子,楚韶年纪轻轻,平北部叛乱,抗西野外敌,又被太子认为义弟,真要颁下,也是无可厚非。
更重要的是,这说明,父皇本来就不想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