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女亲兵来报:“陛下,翠长官带着吕公子到了。”
只见一名穿着御林军女兵中校制服、长筒皮靴的高挑女子,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男孩儿,他六七岁的模样,一身月色丝绸的汉服,黑发如云在头上束了一束,发间扎着红色绣福字的发带。孩子却是眼中带泪,一进门就往女皇身边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哭,手腕中系的金铃丁丁当当响。
“陛下~~陛下~~,姑姑们说陛下不要义儿了,哇~~~”孩子一下就扑倒在女皇膝盖上哭。
女皇揉了揉小孩子的头,将他抱了起来,笑笑说:“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
那孩子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中仍是一双双珠儿落下来,说:“姑姑们说,陛下要送我去满清那边,我不要~~”
女皇擦了擦他的眼泪,说:“义儿不想去,谁也不会让你去,你母亲过些日子也会来南京了,怎么会让你母子分离呢?”
“义儿就跟着陛下和姑姑们,哪都不去。”童稚之语,带着哀求和乞盼。
女皇笑道:“姑姑们逗你呢。朕让你来,不过是让你见见你四伯。”
“义儿不要……”
“义儿乖,你四伯又不吃人。”
“四伯是满清人……义儿不要见……”孩子不安地往女皇怀里钻。
“朕要生气了……”
孩子一听才小心翼翼抬起头来,身上还发着斗像个可怜的小兽,女皇拍了拍他的背,又指着厅中一众目瞪口呆的满清官员中间的四阿哥。
女皇说:“那是你四伯,你去问个礼吧。”
孩子一双漂漂的桃花杏目看了四阿哥一眼,为难地说:“好丑,满清人……”
“是满清人却也是你四伯呀,男子汉不能逃避现实。”
女皇放下他,那孩子才走到四阿哥跟前,规规矩矩打了个揖,道:“四伯。”
四阿哥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个孩子,看着依稀有三四分像失踪十几年的十四小时候,却比十四还漂亮。
女皇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道:“这是吕四娘和胤祯的孩子,叫吕义,孩子从小养在朕身边,很乖。吕四娘和胤祯既已弃暗投明,朕也会善待他们的孩子,义儿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不过,你也到底是他四伯。他从小离开父母,你是他第一个见着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