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毕竟还是有很多“起义”的士绅的,仗打到那份上不“起义”的是少数。但是“起义”了就是“功臣”,新政府还是要对地方势力进行梳理,只怕也要引起极大的反弹。
如果这用激进派的人恐怕是要血流成河了,钱学敏是旧士绅出身,但是他在新政府当了五年的官,对新旧体系都熟,可能会灵活一点,内阁也是考虑到这一点的。
钱学敏听了也明白了,毕竟当年在昆明也是见识过的,不过,他如今是帝国官员了,女皇陛下和兴华党对他有知遇之恩,他的立场也不和从前一样了。
周平又说起让钱东来带着少年团去河南帮他,钱学敏却道:“周相,东来都快二十一岁了,我有些私心,是想他留在南京工作,明年也好考中央军校。我这次去河南,不管是土改还是教育也总有相关的同僚们协助我的。”一省之长总不一样,而且土改会有两个工作组,不比当初没有人好用,生生把基础教育抓起来。
天下父母心,况且钱东来现在不是少年了,周平反应过来,倒也理解,说:“既然你这样说,那他先留下,我看哪里需要人吧。其实也不一定要考中央军校,年初可以考公务员呀。他是老党员,曾经是少年团帮新政府干过实事的经历,他完全符合甲种考生的标准,甲种考生的录取率达三分之一,东来兄弟完全没问题。”
钱东来也是挺可惜的,入党时年纪太轻,那时候不用公务员考试,但那些正职的位置要求十六周岁以上,他虚岁才十五岁,只能干少年团。
钱东来却问:“周相,那……我那帮兄弟能考吗?”
……
钱氏父子和赵俊出了组织部才回家,总体上他们是高兴的,毕竟是升官了。钱东来却是想着他那些兄弟入党的事,现在入党也不是随便入的,那些兄弟只有三分之一是党员,中央军校那么难考,乙类公务员也不好考。那些跟了他那么久,总要给他们谋个前程。
回家安顿先且不细述。
却说周平处理完一大堆事,礼部的部长又星急火燎地过来找他了。
帝国国防军在江北所向无敌,女皇陛下自登以来首次正式巡幸江北,还要见满清谈判代表,这事是礼部要安排的,但是这个不受新朝重视的部门做什么事都难呀!
“周相,女皇陛下登基都快半年了,御林军才100人,女亲兵50人。这么点人,陛下去江北巡幸的事,你让我们怎么安排?”礼部的部长有些生气,女皇登基时,是调了原来的兴华党军队来用的,现在人家是正规帝国国防军,受军委和总参指挥,他这个小小的礼部部长根本管不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