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将相+番外 南华公子 1585 字 2024-03-15

我点头领命。

坐着奉议司的车回去时,心里便总觉得不大自在。

于是总是故意错开明诚之看过来的目光,心里却想着,那日同去川香阁,其实撇去他为人端谨一根筋的事实的话,其实吃的还是很愉快的。

“今日你在朝上实在太不稳重了。”

沉默良久,明诚之终于又开始了今日的说教。

“尹川王无论如何都是圣上内侄,无论他是何居心,圣上都已撤了他王府与藩地的兵甲,只府上寥寥数名亲卫,实在翻不起什么大的浪花来。”

我一叠声的说着是。依《太宗例》,尹川王是该回封地沭阳领三千府兵,一万驻军的,今上知他从小就不服管教心存滋衅,便特意将他留在了京师。沭阳虽有一万驻军,但都由圣上的金甲卫统领,尹川王在京师的的亲兵府卫,也不过几百而已。

相较之下,大皇子领京师四处城门卫,二皇子掌五路参将,圣上亲率禁军、金甲卫、侍卫内与銮仪,无论哪一处拎出来,都是吊打尹川王的存在。

“是而你点出尹川王名号,便是对圣上的不敬。”

我继续点头应着,今日朝会太紧张了些,一不留神便说出了尹川王的名号,偏那时我还未曾意识到,只奇怪这大殿里为何忽然便安静了下来。

一是紧张,还有一个缘故就是实在想突破各位大人与老爷的路子,不留神便在不恰当处下了功夫。

当时我好像说的是,既有朝臣勾结后宫,那为什么不可能有尹川王勾结后宫呢。

禁军、金甲卫、侍卫内与銮仪暂且不论,便是大皇子的城门卫与二皇子的参将……那日一见,我相信尹川王并非蠢人,字句拿捏颇有分寸,这样的人,如若不是自己养了足可动摇我大夏根基的私兵,便是如先前的兵部尚书和兰台参议一样,打算勾结后宫,借助外力。更何况,能当到兵部尚书和兰台参议的,最差也该有我这样的脑子,我尚且明哲保身不会与后宫打交道,他们如此行事,只怕所图不小。

戏本上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先是借扶持某位皇子的名号,成功上位后再过几天摄政王的瘾,戏演够了,心腹也培养起来了,于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挥泪接受禅让,成就一番王道霸业。

我只是奇怪,连我都能想得到的事情,为何朝中无人肯说?难道大皇子与二皇子便这样得圣上信赖吗?

“况你还说出尹川王勾结后宫这样的话来。”

明诚之的神色忽然有些奇怪,“今日圣上未恼,大概也就是吃准了满朝只有你才说得出这样的话。孟非原,你就没想过倘若……罢了,到了,下车罢。”

在大夏,议论皇子并不是罪过。只是朝中重臣多与后宫有所牵连,很多事情不便直言,圣上想听,就只得找个没什么根系的人来说。这也是在朝上时我一瞬间想明白的事情。

古来帝王皆寂寞,大约丹州一事,让圣上对两位皇子也生了疑心,想要收回他们手中的兵权了。

我跳下车,亲自从车夫手里接了脚踏,扶明诚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