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主意,她当下打起了包票:“放心吧,交给你们奶,不就是上学吗?这有啥难的。”
窝头重新展了笑颜,他是真心为妹妹感到高兴。可惜,他那可怜无助又肥胖的妹妹,完全感觉不到丝毫的高兴。
小小年纪就品尝到了人生的艰苦……
好在,随后窝头所在的私塾就开始加大了功课难度,不光是休息时间短了,连带功课也增加了,弄得窝头除了吃饭睡觉外,将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写功课上。哪怕休息日好了,他也得练字,因为他奶给他“找”了好几本字帖,还告诉他,一笔好字在考场上是很占便宜的。
字帖这玩意儿其实是最为稀罕的。
一般的科举用书,还是能买到的。毕竟,靠抄书为生的读书人不在少数。但字帖……要怎么抄?写得不好的,抄了也没用。写得好的,谁又会廉价卖出去?
这就直接导致了字帖在市面上是有市无价的,一旦出现一本好的,就会遭到很多人的哄抢。
而窝头手上的这几本,是永平王府的刘二老爷用心誊抄了一个月,才勉强拣了最好的装订起来“供”过来的。
刘二老爷啊,自幼博览群书,考科举时更是不用说了,不知道写了多少页大字,写了多少篇文章。即便在进入了官场之后,他也是经常练字写文章的。也因此,他那一笔字还是很能拿得出手的。
其实,最早刘二老爷是打算让刘二太太誊抄字帖的,男女练的字帖是不大一样的,闺阁女子更多的是写娟秀小字。
然而,他被二太太说服了,二太太说老太太那性子定然不喜娟秀小字,况且老太太也有可能不是单纯的想临摹字帖,而是希望能经常看到最心爱儿子的字。不是说,见字如面吗?
反正就是一通忽悠。
由此可见,刘二老爷也不是个聪明的。
甭管怎么说,窝头的进学倒是挺顺利的,不顺利的是猪崽。杨冬燕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里并非她上辈子所待的南陵郡,他家也不是永平王府,找个女先生放在她上辈子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可搁在如今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