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正好,农闲时分草市上热闹极了,方氏摆地摊做小买卖正是上头的时候,原先就铁了心的想要买一头驴子,可惜他们这一带,买驴子的难度真就不比买一头牛小。

这不,二牛拍着胸口说,地里的活儿他全包了。大牛就赶着牛送儿子去学堂,送媳妇去草市。村里人要是想坐车的,两文钱封顶,想坐多久都成,只要是顺路的。外村的也可以坐,那就是两文钱起步了,看具体的路程会加价一到两文。

还有自家亲戚坐车,不要钱!

这下,原本心里有些想法的人也歇了那份心,瞧瞧人家不是挺厚道的吗?

也因为有了牛车,运送东西太方便了,方氏还将主意打到了大牛二牛他们从邻县买回来的料子上头。

其实那些料子也就一般,当然这是在杨冬燕看来,搁在方氏眼里,已经好上天了。她就想留家里一部分,剩下的加点儿卖掉。

为此,大牛二牛又被方氏逼着回想进价,天知道买东西的时候,他们是货比三家了,也努力还价了,可谁会一直记着这个价钱啊?

没奈何,他俩最终给了个料子的总价,让方氏自己盘算要卖多少钱。

细棉布倒也罢了,镇上也是有的,大牛哥俩买回来的这些是看着更好一些,不过想来价格也不至于太离谱。

还有好多麻布,比不得细棉布柔软,可实用性和耐用性就要好上太多了。关键吧,眼下天气热,麻布透气性好,又吸汗吸热的,乡下土布虽然结实,可夏天穿着实在是太闷了。当然,麻布的缺点也有不少,摸上去粗糙得很,磨皮肤,瞧着也不怎么好看。

可那有啥要紧的?乡下地头有几个人在意好看难看的?相较于比较常见的棉布,麻布更受欢迎。

一不留神,方氏就将麻布都卖掉了,赚了一小笔钱。

“早知道这么好卖,你俩可以多买一些回来!”方氏数着钱,眉飞色舞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