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

“郑主任,我们先商量商量,然后给答复,您看如何?”熊宏元见没法谈下去了,赶紧拉着霍海源告辞。

一直出了总部大楼,见外面也没有几个人,熊宏元才苦笑着对霍海源说道,“老霍,不是我说你,这脾气真得改一改了。即使有什么问题,也可以下来再沟通,你这样直接反驳,不容易沟通啊!”

霍海源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们谁懂得战机设计?这个方案,完全就限定了设计方案,不是胡闹吗?”

“可你也不能这样质疑不是?如果有困难,我们可以在研究后,一项项列出来,给他们讲清楚,你之前不都是这样干的?”熊宏元自然清楚。

他没有看到技术指标,也没有看到里面的内容。

“你自己看吧!”霍海源把手中的文件给了熊宏元。

熊宏元边走边看,到最后,脸上也是变得极其复杂。

他终于知道霍海源为什么不顾郑宇成的面子,看完就反驳了。

“这几乎是达到了我们十号工程的技术难度!”

“不,这比十号工程的技术难度还更高一些。”霍海源深呼吸一口气,对着熊宏元说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得跟他们合作这个项目。十号工程立项了,可一直没有明确的性能指标,经费也不充足,按照他们说的,十号工程的一些技术,还真可以用这个来论证,同时还剩下一大笔论证经费。”熊宏元心态倒好。

他们并不知道,这份技术指标,不仅是谢凯针对枭龙的各种缺陷改进而来,更是把歼-10的一些技术性能指标都给弄到了里面。

气动布局,几乎也是采用的歼-10那经过多次修改之后的东西。

枭龙战机出来后,就已经落后,完全是先天不足。

一款载弹量只有5000kg的轻型战机,真心没有多少的用户,何况航程不足,飞行性能也不够优秀。

重生有个好处就是这样,可以让研发过程中需要去论证,设计完成后试飞,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进的过程消失。

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少浪费很多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