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奏。”

杨阁老这一开始,皇上还很好说话的样子,下面的官员们纷纷接着。

吏部尚书:“启奏皇上,国初定制,百官俸禄,支本色米石,知县月支米七石,岁支米八十四石,足为养廉用度,另有柴薪、皂隶等等折银以补贴。然现在大明米价翻倍,相反,俸禄却大不如前。

“用大豆、胡椒、布匹等等代替大米折算的本色银,尚可用。用钞贯折换成铜钱,用铜钱货币,折成银子,折成俸禄的折色,购买力几乎没有。”

吏部尚书看一眼杨阁老,面上沉痛,声音哀痛:“臣知道,出身好的官员,手头黑的官员,手里不缺银子。但大明朝的中流砥柱们,大明朝的清官们,没有银子花,没有米吃。”

小娃娃看一眼杨阁老,看一眼吏部尚书王琼。王琼和杨阁老争斗,二十年了还这样。小娃娃觉得,他们不打架他就不管。

王琼是王守仁老师的好友,为官的观念差不多。这几天下雨,他听课,也听到一些关于官员俸禄的问题。王守仁老师说,大明每一个皇帝登基,都要面对官员俸禄的问题——

无他,大明俸禄历史最低,大明官员的心结甚大。

小娃娃有模有样地问话:“吏部尚书,有何建议?”

吏部尚书王琼:“皇上明鉴。大明贪官,一部分是因为无法养家,开始伸手朝百姓和国库掏银子。要给官员实际的本色银子,但臣也知道国库压力大。

臣建议,改变官员录用方法,择优使用,唯才是用,严格政绩考核,能者上,不能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