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除了与篮球相关的常规训练,他们还需要完成一系列体能锻炼和力量训练。

每天早晨6点钟,篮球队的队员们就在操场上集合了。他们需要在40分钟内完成5公里的慢跑训练。

训练结束后,还需要完成20分钟的体能训练,这种训练包括跳绳、原地开合跳、折返跑等等一系列会让人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的项目,为的是提高他们的心肺能力。

对于高二的老队员来说,这不算难事,但对于才入队不到两个月的新队员而言,种种训练过后,他们往往会双腿发软,连走到食堂吃早饭的力气都没有。

几个老队员给他们加油打气,有时也顺路帮他们买早饭,因此这段时间内,球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好了很多。就算是卢迪这种怪脾气,也难得地露出过几次笑容。

但这种充当老好人的事情,雷铭却从没做过。对他来说,能打好球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训练多累,都应该接受而不是抱怨,才是一个职业球员的素养。

因此,在刘教练的训练之外,他也开始给自己加码。

晨跑时,他会在脚腕手腕上穿戴额外的负重,每次传球和投篮的练习也会比标准要求线完成更多。中投、抛投和在不同位置的跑投,他也没有落下。但这些都是在没有对手干扰的情况下完成的,他不会因为投篮中了就沾沾自喜。

“虽然马上就要打比赛了,可学习也不能落下,毕竟它才能决定你以后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母亲这么对他说。

“就这一次比赛,打完了我就退队。”雷铭说。

这更像是父母对他的一次妥协。他们很少真的让他去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付出过,他做的任何事情最后都离不开学业,他们总会问:这对学习有帮助吗?就算他交了新朋友,他们也会问:那人学习成绩怎么样?

久而久之,雷铭就习惯了不对他们提太多跟自己有关的事情,而只是告诉他们,那些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

而这一次,无论是篮球,还是和杨子夏经历的一切,都是他最后一次能够奢侈享受的自由。

当这一切结束,他会告诉自己,他必须回去了,回到那个名叫“雷铭”的优秀生的躯壳,重新成为一只提线木偶。

周六上午从培训机构出来后,雷铭去附近的餐厅点了顿简餐。在用餐的间隙,给母亲发了条消息,告诉她自己下午有事,晚上才会回家。

没过多久,母亲就给他打来了电话。

雷铭叹了口气。他接通电话后,把手机放在离耳朵有一段距离的位置。

母亲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出,抵达他这里时已经弱了许多。“你下午要去哪儿?和谁一起?为什么要去一个下午?你不是说作业还没写完吗?”

面对一连串的问题,雷铭不知道该先回哪一个。也许我应该早上就跟她说清楚的,他暗忖。

“我去朋友那里……跟他们排练节目。”

“节目?什么节目?”

“学校文艺汇演的。”

“你们班主任不是说你不用参加了吗?你操那么多闲心干什么?现在那么多事还不够你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