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良师 楚山晓 1567 字 2024-03-16

大约是47年,戎策收到了一封来上海的信件,葛茹风寄到叶梁的实验室后,叶梁转交给他的。戎策来到上海后换了名字身份,唯一和先前有联系的唯有叶梁和张裕来,因此他也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葛茹风写信是为了告诉他,叶柏啸跑去参军了。

戎策坐在楼梯口,点了一根烟。杨幼清走过来打开窗户,“让孩子们闻到了,联合起来数落你。”“您把他们各个训得和儿童团一样,天天监督我,”戎策拉着他的袖子让他坐下来,自己倚靠在他肩膀上,“小六今年,只有十六七岁,竟敢一声不响跑去当兵。”

“国民党?”“那葛茹风就不会给我写信了,”戎策甩了甩信纸,“高中毕业第二天和同学去的东北,拦都拦不住。若是放在二十年前,我爹早就派人打断他的腿了。”“你不也是这个年纪跑出去的?”杨幼清侧头吻他额角,“然后被你爹打断腿扔到去英国的轮船上。”

戎策长叹一声,“我没尽到做兄长的责任。”“本来你对他就没什么责任,一共才见过几面?”

戎策虽然早就告别了心理治疗,但杨幼清的手术拖了四五年,直到1949年夏天,他护送两名同志离开的时候,膝盖痛到趴在码头的石墩上站不起来,他才肯同意入院。戎策把他背到医院,之后写了申请,希望组织上不要再委派任何任务给他。

随后接到了回复,同意。杨幼清知道此事之后骂了他一顿,但是看到叶秉晖拿着作业本站在门口的时候又心软了,点点戎策的脑袋,“你就想往安分过日子。”“孩子们不能没有爹啊,”戎策揽过叶秉晖,“考试考得怎么样?”

戎策虽然自认不是个好兄长,但他一直关注着叶家其他人的情况。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经依靠汪伪政府的孔家竟然还能屹立不倒,孔珧也恢复了在军统的职位。叶亭虽然算是孔家四少奶奶,但是因为战争没有举办婚礼没能穿一次嫁衣,事后也没人提及,戎策觉得惋惜,但又无可奈何。

只是49年解放上海后,孔家跟随国民政府前往台湾,飞机乘客名单上没有孔珧和叶亭的名字。戎策搜寻过,也不知他们是牺牲了,去了台湾,还是改名换姓继续隐蔽战线的工作。丢失了四妹的消息,是戎策此生最大的遗憾。

叶梁毕业后留校任教,她虽然人际交往仍然有缺陷,但是表现出了高人一等的智力水平,等到戎策闲的没事去重新读研究生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她的学生。叶梁常学戎策的样子一本正经给他指出错误,戎策哭笑不得。

叶柏啸在战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受伤转业,之后在上海当公安局的副局长,给葛茹风养老送终。上海的叶家老宅被当做文物保护了起来,补贴给叶柏啸一些钱,他也没客气尽数收了,然后将父母兄长的陵园修整了一番,还给自己和三哥留了块地。

戎冬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留下一个七八岁的女儿,杨幼清通过国内的关系一直在寄钱和吃的。六十年代时她的丈夫参与了某项秘密任务没了消息,杨幼清也没有再联络,只是偶尔拿出兄妹三人的合影,坐在床头默默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