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解说李军和谭世凡在看到了赵长缨蹲下在草地里画图的样子,也看出来了。

李军:“长缨这是现场指导吗?怪不得她隔两箭才指导一箭,她这是要放开手了!”

“众所周知,南河射运中心因为赵长缨成绩出众,所以专门为她成立了缨之队,而且还推行了运动员兼任教练制度。这其实是一个创举,也是南河诚意,但因为和先行教练制度相悖,遭到了不少反对,不少人攻击赵长缨只需要工具人,缨之队就是赵长缨的工具人候选队,她不会教学,只是为自己所用,对运动员没有任何帮助。”

“但现在,赵长缨显然是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她就是有这个执教能力!她开始放手了!不知道这次会是怎么样的成绩?”

谭世凡紧接着跟上了,“但她怎么做到的呢?她说的什么?”

这简直是所有人的疑问。

观众们这么想——“是不是让他们知道正确的怎么打后,然后自己感觉?”

在后面看比赛的教练们也这么想——“赵长缨肯定不是一般的方法,可惜不懂唇语啊,也看不到。”

所以只能接着看比赛了。

孟染的第十三支箭结束,就轮到了跟赵长缨刚刚讨论过的薛琴琴。

她很快走到了起射线,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她。

不止是看她的成绩,还看她的动作。

如果赵长缨现场教的话,总不能改变心态吧,她又不是心理学家。肯定是指出薛琴琴的技术错误,让薛琴琴现场改正。

事实上,这会儿但凡懂一点的都在想薛琴琴的射箭片段,如果有条件的,还会拿着手机去向前翻看,找团体赛刚开始时,因为属于缨之队,大赛给薛琴琴第一支箭的特写。

这么一看,薛琴琴的动作的确可以挑出问题。

她的瞄准时间太长了,导致撒放时,已经整个手臂的力气已经殆尽,推弓的手不自觉地慢慢下移,而撒放的右手也显得生涩。

这种角度如果瞄准的是准星的话,那么她的箭始终应该是处于靶子的下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