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的脑袋里还装着三儿子告诉他的事情,也大致猜到乖孙孙在忙乎的“新事物”,笑哈哈地配合:“行,那玛法就等着弘晙的‘大惊喜’。弘晙记得,安全第一。”
皇上也猜到儿子口中的“新物事”,也是不放心地叮嘱一番:“切记安全,不可冒险,明白吗?”
“玛法,阿玛,尽管放心,弘晙明白。”
弘晙阿哥信心满满,除了去军事学院进学之外,有空就呆在自己的西花园里头做研究。
乌先生外出游历回来住进西花园,也没打扰他。
刘大魁、李卫、郑燮、金农等人进京叙职,也没打扰他。
太上皇终于出手宣判戴名世一案和查为仁一案,也没打扰他。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负责八旗选秀,也没打扰他。咳咳,一人给弘晙阿哥选了一位“好姑娘”。
皇上领着他的亲信大臣,隆科多、马武、鄂尔泰、张廷玉等人开展他的改革,“士绅一体纳粮”“废除贱籍”、“打压士绅豪门维护佃农、奴仆的人身安全”“火耗归功”“恩科全面开始匠人考核”……遇到困难很多,可皇上雷霆手段,也无需去打扰他。
整个康熙六十年一年,大清国内的各种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从京城到朝鲜半岛,到长崎半岛,到苏禄群岛、马来半岛、爪哇岛、北印度、西藏……包括更远的海外的城市岛屿等等地方。
内务府官员李英贵等人,冒支正项钱粮百余万两,抄家产抵偿。
湖南按察使张安世、布政使李世仁、江安粮道王舜……等人一一抄家查办,家产不够,责令其家人帮助赔补所有款项。
火耗归公,一是弥补地方亏空,二是留作地方公用。官员们和老百姓都称其为“养廉银”。
河南进士王辙伙同伊伯武生王允彝、武生王甸极等包揽词讼,诈骗钱财,皇上革其进士,对他们严行审判。
恩科期间,河南封邱罢考,生监声称“征收钱粮应分别儒户、宦户,如何将我等与民一例完粮,一例当差?”强烈要求维护他们的特权。恂郡王胤祯指示地方官对肇事者严行惩处,又派刑部侍郎赴豫审理,将为首者处斩。
然而在他们的带领下天下文人的反改革浪潮展开,引发普通百姓和工商之人、奴仆们的强烈不满,阶级矛盾爆发,田文镜上疏,请将苛虐佃户的乡绅按照违制例议处,衿监吏员则革去职衔,皇上准。
鄂尔泰上疏,取消各地方世袭土司、领主,凡大清地方,设置府厅州县,派遣流官,增添镇营,改革赋役制度,兴办学校等,皇上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