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这部法律的制定肯定先得到了皇上的同意,虽然皇上亲笔御书两匾训示警戒自己的女儿:一匾曰“萧娴礼范”,一匾曰“静宜堂”,都还挂在公主府的过殿和寝堂。
不论如何,不论世人如何看待,四公主的权势地位可见一斑,但她就是有这个能力。
不但光明正大参与政事,当地的老百姓还相当体恤、爱戴她。“恭俭柔顺,不待皇家之骄,娴于礼教。”“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实公主之盛德所感也”……
自四公主下嫁,喀尔喀诸部没有再起内讧,每次朝廷要打仗,都是齐心协力将矛头指向搞分裂的准格尔。
四公主命令人开垦种地,吸引杀虎口外大批汉民前来垦殖,连年丰收……如今还借着大清国改革之际,直接创建北方的商贸黄金网,大力加强蒙古各部与内地的文化、经济交流发展……
淳郡王胤祐到了喀尔喀后,她就大力支持喀尔喀的办学、修路等等改革事宜。
这么能干的女儿,皇上每次在外人面前叹气这个“家里待不住”的女儿,但心里不知道多么骄傲。
他的四女儿,不光适应了喀尔喀的水土健健康康地活着,还把控整个喀尔喀,手腕能力不输任何男儿,皇上如何不自豪?
但是四女儿没有孩子,这是皇上一大遗憾。
有此,皇上又想到他的外孙子们,外孙女们,觉得,应该让他们都和乖孙孙多接触接触,六女儿留下的血脉成衮扎布,不就是和弘晙处得特别好?
有此,皇上又想到,四儿子的儿女太少了。
儿子四个,女儿只有两个,大的还嫁在京城,皇上替四儿子小愁得慌,这将来……必然是要养他兄弟们家里的女儿了。
有此,皇上又想起,上次四儿子和他提起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家里的孩子们……
四爷·雍亲王……迎风而立,面露“愧色”。
“大清和蒙古的关系向来亲密,联姻作为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怀柔政策,更是必须。姻亲关系对北方这两大尚武勇悍民族——满洲和蒙古的长期友好,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不断联姻,才是一家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不管哪一部,都是大清国真正的“钢铁长城”,不容有失。而固伦恪靖公主作为喀尔喀蒙古内附之后,第一位下嫁的皇家公主,作为连接满蒙两族的纽带,做得非常好……”
雍亲王府里的大书房,四爷和儿子讨论大清公主联姻蒙古一事,听得弘晙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