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捐到京城户部,户部统一收取发放,去年为了缓解广东地区的米价腾贵问题,朝廷采取截留漕米、停征钱粮等紧急措施保证广东的粮食供应,还因为广东情况紧急,为了当地地方官行事便利--特许地方上自行捐纳。”

“广东开了先例,广西这次奏上来,皇上就同意了--”

弘晙……彻底傻了。

“十四叔,你们都没有劝着玛法?捐纳,又叫赀选、开纳、捐输、捐例,也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卖官鬻爵。”

“最早有秦汉时期开始,朝廷还条订事例,定出价格,公开出售,并成为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捐纳制度。是可以缓解一时急用,但是它有很多弊端,财政上饮鸩止渴、后患无穷,吏治上斯文扫地、贪污腐败……十四叔,现在为何不去追缴捐款?”

这样的事情,非常容易丧失民心,国家内部蛀虫辈出,遗患无穷,更是需要警惕。弘晙一字一句地说出来,越说越是生气,着急。

发现十四叔皱眉思索,一下从他的“小渔网”里蹦下来,准确地落在渔网下面的小地毯上,自己穿上小鞋子,那模样,一看就要去找他玛法。

十四叔一看,赶紧放下手里的椰子,拦着小侄子。

“就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到朝廷名誉,牵扯太大,才不能闹开。”

“现在告状的人也是偷偷告状,你玛法和你阿玛已经吩咐人过去了,这事儿……只能暗地里处理。弘晙可不能和你玛法说,是十四叔告诉弘晙的啊。”

弘晙……听着他十四叔半真半假的话,那个憋屈。

一口气憋在胸口,那个难受。

琼州岛的风景也无法安抚他的气闷。

琼州岛的椰子也无法消去他的焦躁。

捐纳制度,始于秦汉时期,每逢军兴、河工或灾荒,朝廷每多举卖官爵,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比如有一次因为蝗灾,秦始皇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西汉文帝从晁错之言,令民纳粟边陲,可得上造、五大夫等爵位。汉武帝时,令“吏得入谷补官”,“令民得入粟补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