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晙一时没主意。县令看看小公子处理事情的方法,心里更为震惊。
一般人家的小娃娃,哪里知道这些事儿?
村长和里长也是一脸惊讶地看着小公子。
小公子安排的头头是道,小公子刚刚见到县令的那身气度,差点让县令给他行礼,他们可都看见了,县令一点儿也没计较小公子的“失礼”,还吩咐人端茶送水,连他们也沾光。
小公子还说他“额涅”,八旗的大户人家……
还给三妞安排县令作为靠山,叮嘱三妞要学识字,要“聪明”,这哪是一般的聪明孩子知道的事儿?更难得的是这份心胸见识。
不过,他们也因此更加认为,三妞跟着小公子,才是更可靠。县令,县令,铁打的县,流水的令,他们知道县令老爷是个好官,可谁知道县令下一个地方去哪里?家里人品性如何?
弘晙思考完毕,环视一圈儿,发现他们都看着自己不说话,奇怪。
“三妞先呆在县衙做工,等我从‘通州’回来,好不好?”
“县令,李家庄为祸之人的消息,你可有?”弘晙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先解决李家庄的匪患,不让他们祸害更多的人,“县令安排人给我带路,我来铲除匪患。”
三妞不想答应,可她也知道,小公子既然开口,那就无从再更改,抱着银子和卖身契,答应一声,但对主人自己一个人去剿匪的事儿,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跟着。
“三妞有力气,主人,三妞会保护主人。”三妞说得好像是起誓一样。
村长和里长也觉得,这个方法好。小公子年龄小,但是一看就是做大事情的人,既然他出门没有带小厮丫鬟,那就肯定有原因,只是对小公子提议自己去剿匪的事儿,都是不敢相信地纷纷劝说。
“太危险了,小公子。”
“小公子可能在家里学了骑射拳脚,可是剿匪完全不同,他们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人。”
县令听他们急切劝说的声音,回过神来,喃喃不可言。
“小公子--三妞小姑娘的事情,下官自然给安排好。可是--匪患有三十多个人,各个人高马大会拳脚功夫,其中还有几个人,不知道打哪里抢来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