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的同僚们一个个享受完“饭后一口烟”,表情诧异地看向四爷,小小的纳闷儿。

户部满人尚书穆和伦,出身喜塔腊氏,满洲镶蓝旗人,前一段时间因为在噶礼案子中私心偏向噶礼,却是最终归于真实,结案的时候皇上只是训斥一顿,并没有和其他涉案之人一样被查出革职或者调任地方,还是户部。

导致他现在做事更加的谨慎,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鼻烟也愈加依赖欢喜。

眼见四爷只是把玩,好奇心起来,“四爷不闻一口?”

四爷冷脸,语气严肃的好像在回答国家大事,“儿子不喜欢,不让闻。”

“儿子不喜欢,不让闻”?户部的人一时都愣住了。

儿子,肯定是弘晙阿哥,弘晙阿哥不喜欢鼻烟,不让他阿玛闻,然后他的阿玛,鼎鼎有名的冷面四爷,鼻烟壶和鼻烟的爱好者之一,他,他,他答应了。

真的不闻了。??

户部汉人尚书赵申乔,也就是那位因为一点“私人小事”,加上也本身性情耿直确实是眼里不容沙子,一气之下状告戴名世编修《明史》有“不正私心”的赵申乔。

这两年来因为戴名世一案的不断扩大,本心愧疚不安,还要承受同僚们尤其还其他汉官文人的冷遇排挤,很是郁郁寡欢,也更为喜欢鼻烟壶,觉得它是人生的知己,时刻离不开。此刻听到四爷说弘晙阿哥不喜鼻烟,难得的起了说话的兴致。

“请问四爷,小四阿哥为何不喜欢鼻烟?”

四爷看一眼赵申乔,很平常,没有其他人的异样眼光,语气也还是一本正经。

“他小人儿看了几本杂书,坚持说困了累了就打个盹儿休息休息,不要依赖外物。”

“其实本王也有一个想法,春困秋乏夏打盹,我们不若在中午用膳前,或者用膳后两刻钟后,分出来一刻钟或者两刻钟,好好休息一会儿。”

…………

这个时候的在京官员,都是五更天鸡鸣就起,天不亮摸黑提灯出门,一般的小官去衙门点卯,有资格上朝的去上朝。

勤快的或者住处距离衙门、皇宫近的,可以凑活用个早饭,远的或者早起起不来的,就是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