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唐久思唐大人,现已致仕。”
赵定灼翻到了松岭分段的最后签字官印,果然是唐久思,日期也是薛金纬在工部的时间范围内,那么就意味着薛金纬参与了此事。
“这嵩江分段是有河边堤坝和引水渠,下官看着似乎看不出什么问题。”于尚书在旁边解释着,他倒是不担心赵定灼看不懂,赵定灼中了状元以后在六部都待过一段时间,当年要不是中书省直接抢人,于尚书还真是不舍得的放他走。
赵定灼翻看了一阵,如他所料在资料里找不到什么差错。
但是他的目光落在了松岭河段,那处河道有一个巨大的拐弯,在河西形成了凹岸,受河水冲刷最严重,那次洪灾也是河西堤坝被冲塌。
也许姜令晗说的是真的?
“于大人,松岭溃堤的文书可否借在下一阅?”
于尚书微微一愣,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似乎这个潜在的罪名就大了些,“溃堤的鉴定文书下官以送去大理寺了,下官记得文书上划分了溃堤的地方以及受灾范围,是年久失修造成的,也是那次洪涝太严重,上游暴雨,这谁也挡不住。”
赵定灼点点头,于尚书这害怕问责的样子倒是很常见,“于大人放心,下官不是在质疑文书的正确性。这卷宗可否让在下带去大理寺?”
赵定灼在于大人那做了登记就带着卷宗前往了大理寺,刚一踏进门,大理寺卿就迎了上来。
“太傅,下官这什么也没问出来,这可如何是好?陛下那边还等着结果,可愁死下官了。”
大理寺卿上来就是一顿抱怨,薛金纬老谋深算,既然在朝中能维持那么多年忠厚老实的形象,做事也是滴水不漏,这事难办啊。
这件案子陛下自是想尽快结案以消除对姜令晗的影响,但是大理寺卿什么都问不出来,这就是有人在拖时间,能让大理寺卿这样做的除了太子没有别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