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全球财富 司马白衫 1356 字 2022-11-13

“我也有信心,就是我的人在惹来麻烦的时候,我能给你顶得住。”彭渤也正色起来,如果顶不住朝后缩,那江湖上恐怕就再也没有榜爷的名号了。

“彭总,香江的富豪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上,我这么说对吗?”史蛟做的是公关,如果一旦发生纠纷,也需要她的鼎立配合,她对这个榜单也很关心。

“对,所谓的香江“四大家族”,全部都来自于这一行业,林一城的长江实业、李兆基家族的恒基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郭得胜家族的新鸿基地产,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四大家族似乎也可以改名叫“四大开发商”。

史蛟和吴千语都笑了,车上的氛围又是一松。

“香江回归的那一年,“四大家族”的财富总和超过440亿美元,相当于7个粤东的gd。同样是在那一年,从事饲料和金融生意的大陆首富刘永行才有8亿美元的身价,而他在我们九八年的榜单上排名第二……”

然而,巨额的财富所映衬的,是一个在房地产行业裹挟下飞速前进的香江,和一大批榜上有名却只会讲粤语的华人富豪。

以至后来,地产依然是大多数香江富豪不变的主业,彭渤记得,后世,香江前十五位的大佬里,只有三位从事着与地产生意完全绝缘的博彩或是航运生意。

而在内地,这个数据完全的颠倒了过来,相比之下,大陆富豪们所深耕的行业数量,是香江富豪的近三倍。

“……1975年到1998年,横贯香江的三次金融股灾里,四大家族不仅毫发无损,反而一次次借助金融危机后的底价,大肆买入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陈旧小区,并趁机收购了大批涉足港口贸易、零售、能源、交通等领域的企业……”

“风暴过后,面对一地鸡毛的香江,人们无不惊恐的发现,昔日的大亨依然端坐原位,只是面前牌桌上小山似的筹码仿佛又更多了些。”

“彭总,你不愧是中国最好的财经记者!”史蛟夸奖道。

彭渤笑着一摆手,“过往的二十年里,郭氏兄弟掌控了九龙巴士,李兆基控股了中华煤气,郑裕彤手握两家巴士公司新巴和城巴,“登岸”的船王包玉刚,则买下了天星小轮和港岛电车……”

源于地产行业的资金,终究还是被注入了和香江血脉相连的基建之中。庞大的民生产业为这些地产巨头的后代们带来了源源不绝的现金流,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现象是,满世界攻城略地的沃尔玛和家乐福都在香江吃了暗亏,千禧年后,整个香江,没有诞生任何一个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今天我们拜访的就是香江的首富,多少年一直如此,这个城市,路灯和电话都是林家的,甚至连常喝的矿泉水也属于林家,晚上出去逛街,你们还有机会领略到林家产业中,出售电暖炉的丰泽电器和专卖药妆产品的屈臣氏……”

彭渤抬头看着高耸入云的长江大楼,一会儿功夫,他们就要见到这位传说中的楼主,不,也是城主,林一城,名副其实,香江就是林家的城。

“还有啊,随着内地观光客到香江大笔消费,香江从零售到博彩等一干企业从中受益。化妆品连锁企业和博彩为也要关注……”说完榜单的事,看看时间,已经快到了会见时间,“对了,昨晚住的怎么样?”彭渤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