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波一时没有答应,海茵薇、吴千语都在看着他。
良久,他才道,似乎很是感慨,“彭教授,我认为人生很有阶梯感,三十岁之前我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自己的记者,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开始进行个人的原始积累,准备完成个人的写作计划,四十岁则准备退休。”
“退休之后,可以购得一个小岛,岛上种满了杨梅,推开窗子,河水淙淙而过……”
武晓波一下抬起头,眼光闪亮,彭渤伸出手来,“我帮你实现这个梦想,我们也要告诉世界,严肃的商业写作同样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
“您让我写什么?”武晓波道。
“《大胜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界的胜局,但是,晓波,我只能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完稿,这本书将作为澎渤传媒蓝狮子丛书的当头炮,我们希望有开门红。”
在一个月后的独角兽峰会上,总要有自己的成果,节目是需要时间来看的,而书籍却可以放在手里浏览。
“我手中有资料,那,我试试。”武晓波没有犹豫。
“我就知道,在中国这么多商业记者中间,你是最突出的,《大胜局》以后有《大败局》,还有《澎渤二十年》……”
武晓波重重地点着头,“我想好的题目是激荡三十年,但这都是可以商量的,我得跟彭教授喝一杯,英雄所见略同,与我心有戚戚焉!”
直到晚宴结束,武晓波始终在讲一句话,“这些年来我所有的想法,今晚都被你说尽了……”
回到波特曼酒店,彭渤仍感觉神清气爽,江南的空气是湿润的,不象北方现在沙尘肆虐,他有种活在春天里的感觉。
《文荟报》的郑若桐早已等待在这里,“我们喝一杯,边喝边聊。”彭渤邀请道,海茵薇打过招呼径自上楼。
“老郑,你在报社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彭渤也不绕弯子,这个时间,他需要休息了,何况还有美女等在楼上。
“我是中级职称,一个月不到两千块。”郑若桐想了想道。
“好,如果你到澎渤传媒来,我给你一万块。”说完,彭渤注视着他,“我知道,你端的是铁饭碗,你不要急着回答我,你先试一下看看。”
“我想知道,我能做什么?”郑若桐很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