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页

恶明[校对版] 特别白 1699 字 2022-11-13

结果户部侍郎司马泰的要求不仅是被回绝了,反倒是要到京师告上一状,当然这其中的许多人也不愿意把这件事情闹翻,户部侍郎司马泰到最后和边镇的军将们闹得很不愉快,双方不欢而散。

结果两年过去了,武人们原来想的那种被大用的局面压根就没有出现,反倒是文官们一步步的走到了权力的巅峰,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一个想法,宁可文官贪鄙,也不愿意武官有权。

要知道文官贪鄙最多是民不聊生,武官有权可就是要换天下的事情了,这两年户部对于九边那时候和自己作对的边将们,自然是做了许多的小动作,也算是出了一口气,那些边将们也是给司马泰找了不少的麻烦。

不过到了现在,新时代有了新问题,各地的商户托庇权臣用以逃避商税,本来这都是文官们的特权。

可是在九边的各处,边镇的武将往往是把这个特权拿到了自己的手中,军队之中也有匠户营,也有各种的官办工场,自然是手续方便,这些银子赚到了他们的手中,落在文臣手中的钱自然就是少了许多。

钱的问题往往到最后都是闹的不可开交,谁也不愿意少赚一分,若说是从前,司马泰提出裁撤九边的建议,恐怕皇帝没有出声,他的同僚们就要先蹦出来,要求诛此国贼了,北面的蒙古人打进来可是要亡国的。

这几年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大家都知道鞑靼和瓦剌在草原上已经是烟消云散,蒙古部落就好像是突然间消失了一样。

所谓兔死狗烹,外面的威胁没有了,这边镇的边将的必要性可就是差了许多,偏偏这些军官们都是粗人,不是找些弥补的方法,反倒是在那里夸耀边境太平,蛮族无踪。

大明自从太祖立国的时候开始,这九边军费就是财政的最大支出,但是国家的存亡所在不容有失,现在这样的情况,谁也不会手软。只是,这么贸然的提出来,不管是谁也要担着几份干系,这司马泰也是官场的老油子了,怎么还会犯这样的错误。

户部侍郎司马泰也是老奸巨猾,他接下来的话,又是把话风兜了回来:

“辽镇镇守北地,陕西三镇防御西域,这都是要紧的处所,不能触碰,其余各镇,现在驻扎当地,空费朝廷粮饷,应予裁撤。”

这话说的精彩,陕西三镇现在都是嘉靖皇帝的嫡系人马,要是裁撤了那里,恐怕皇帝真是要不顾情面,辽镇则是所有大佬们心照不宣的事情,江峰的华州渐渐的成了气候,可是却也和他们利益相关。

不能管却也不能不管,辽镇的兵马素来是天下强兵,放在那里正好是防范抵御,也算是做了提前的打算。

其余大同,蓟镇,宣化等镇,距离北直隶的精华之地近在咫尺,他们这几家正是包庇商户农户偷逃税款最多的地方,也是跟文官们争利最多的地方,这几个边镇主要应对的就是蒙古部落侵袭。

现在那些威胁没有了,正好是裁撤掉就是,在座的人听完户部侍郎司马泰的建议之后,只是稍微的考虑,就发现这个提议对自己是有百利无一害。当即是纷纷的表态,话语之中虽然是没有明确的支持,可是拐弯抹角的意思都是赞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