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州和莱州附近的私盐贩子们遇到的都是一百人为一队的骑马强人,来去如风,稍微往南一些,济南府和兖州府附近则遇到的是五六百人的大匪帮,虽然是战斗力一般,可也是凶狠,而且有人数的优势。
虽然说是私盐运送需要隐秘,可是走的也就是那几条路,有的甚至还是官道,这么鸡飞狗跳的一搅和,加上那些匪徒十分诡异的对于私盐运送的道路极为熟悉,朝外运送的盐竟然是降到了平时的一成。
既然陆上有问题,那就走海路,盐商们和海商们也有千丝万缕的练习,不过更加不能理解的是,往日里面很少出现在山东近海的‘倭寇’居然也出现了,或者说是自称‘倭寇’的海盗们,因为很多人听到海盗说的是闽语。
也有盐商派出自己的手下联系绿林道上的朋友,准备围剿这些无法无天的匪徒。不过在一家摸清了不合规矩的同道的行迹,并且埋伏好了准备动手的时候。那家山寨的匪首却认出来了面前一百名响马,或者说发现了某些痕迹。
立刻回到山寨,斩杀了盐商的手下,闭门不出,几天后,绿林山寨们都是噤若寒蝉,盐商们也是察觉了什么,想要反应却“正好”赶上了山东上下开始了纠察私盐严办盐枭的,布政使刘顺骅义正辞严,山东的锦衣千户和各路衙役都是积极配合,虽然说是面子活,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也是纷乱不堪。
盐价开始慢慢的上涨了,原本是山东盐商供货范围的山西河南,开始有其他地方的盐商出现,所有的盐商终于明白,再这么下去,等待他们的就是破产了,再过十天,就算是没有盗匪,他们也会赔死。
距离刘顺骅所说的两个月期限还有十二天的时候,济南府山东布政使刘府,在偏厅里面正有一场小宴,只有刘顺骅和一名大腹便便的商人,明朝士农工商,商地位最贱,但是这个商人却泰然自若的和刘顺骅这个掌管山东民政的大员推杯换盏。
喝过几巡之后,那个商人笑容可掬的从怀中拿出一张文书来,慢慢开口说道:
“刘大人,常平仓二十五万石粮食委托我通田粮行遍发山东各地赈济灾民,因为朝廷赈济的粮食来到,所以也该重新返入官仓了,不过各地的调拨也是麻烦些,草民这里已经已经是写了文书,在一月之内,所有官粮必定返仓。”
第二百零三章 倒买倒卖
刘顺骅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单子,手都已经是有些颤抖。通田粮行是一家规模颇大的粮商,在山东和南直隶都有分号,不过这样的粮行天下各处都是,倒也显不出什么财大气粗来,但是刘布政使脸上却是坚信不疑的表情。
拿过文书,很没有礼貌的仔细看了几眼,这才是小心翼翼的放回怀中,一边端起酒杯,在那里有些沙哑着声音说道:
“本官这里就谢过黄老板了。”
言语之间很是礼节混乱,丝毫没有自己是一省大员的觉悟,但是被称作黄老板的那个商人也是丝毫没有作为商人的觉悟,按照常理说,如此高阶的官员主动敬酒,他应该感激涕零的站起来,口中谦虚着才行。
黄老板臃肿的身体微抬,手臂前伸,双手举杯和刘顺骅碰了一下,不过礼节也就是仅此而已,没有再做什么别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