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一阵死寂。
听完周景明说的话之后,徐广禄与赵柯皆是睁大了眼睛,脸上满是不可思议。平心而论,周景明的这个方案,实在是太过让人感到惊讶了,思想太超前了!
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进口车上?
且不说部里面以及经委那边会不会同意减少进口车的购买,就算同意将进口车省下的钱用于他们厂的技术改造,那减少的进口车数量缺口怎么填?
再来500辆?
已经分配下来的1500辆指标,徐广禄都在发愁该怎么完成任务,现在周景明居然跟他们说,让他再去跟部里面争取额外的500辆指标,这怕不是失心疯了吧!
1500辆尚且完成不了,更何况是2000辆!
“小周,你说的这些,不会是认真的吧?”徐广禄苦笑道。若是换了别人,徐广禄此刻估计早就劈头盖脸骂上一顿了,但是以自己对周景明的了解,他也不是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人啊!
“厂长觉得我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吗?都是用于公务车,进口车可以,那我们生产的申城牌小轿车,自然也是可以的。再说了,将原本花在进口车上的外汇,用于我们自己汽车厂的技术改造,从长远来看,绝对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何乐而不为呢?”
周景明反问道。
“小周,现在的问题不是技术改造,而是怎么完成新增的1500辆指标,如果连这个都无法完成的话,别说是再加500辆订单了,就是再加1辆,咱们厂都吃不下!”赵柯觉得周景明的这个方法的确是让人眼前一亮,但问题在于,目前厂里的情况,并不支持这样的举措。
徐广禄站了起来,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小周,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小赵说的也不无道理,咱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完成生产指标,而不是其他的。”
徐广禄何尝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将进口车上节省下来的外汇用于技术改造,以后国内自己生产的汽车,会越来越能满足需求,这样进口车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少,节省下来的外汇就可以用于发展其他的行业,百利而无一害。
但就像赵柯所说的,如果连最基本的1500辆指标都无法完成,自己又拿什么去跟部里面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