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连葱,也比人高……
“你还没有俺家的葱高。”
这可真不算骂人的话。
上等的大饽饽和面皮一样,和面都不能太软,而且还要反复使劲儿揉。
揉得好了,饽饽也好,包子皮也罢,都会呈现出重重叠叠的美丽景致。
薄而韧,细而坚,汤泡不透,越嚼越香。
就好比现在:
蓬松柔韧的包子皮内侧饱吸汤汁,变成淡棕色,吃起来细腻绵软,却一点儿不囊。
有好多小孩儿不爱吃菜,但却偏爱包子皮。
老太太年纪虽大,胃口却依旧不小。
短短几分钟,就吃下去一只大包子。
吃饱了,不想家。
只是这么一个大包子,她就好像回山东老家走了一趟似的。
儿时经济还没这么好。
她在老家住时,爹妈专门在墙外开了个小菜园。
按时节撒些种子,一年四季的菜蔬就不愁了。
有时瓜果蔬菜丰盛,自家吃不完,便用提篮一装,四处串门去。
我给你一扎豆角,你回我两个茄子;
我家今年冬瓜结了不少,给东邻送去;
东邻今年丝瓜泛滥,也给我做汤……
那时候的菜可真好吃啊。
就是特别香!
茄子有茄子味儿,西红柿也有柿子味儿,随便搁几滴油,炒两个鸡蛋就能下一大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