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0页

完全可以想象的,这些可怜虫落到了伯克莱的手中会遭到什么样的悲剧。

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会被抓进来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但是这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伯克莱需要一些愿意按照自己意愿说话的人。

也许有一些人是宁死不屈的,但绝不代表着所有的人都会如此。

几乎只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已经有八个人完全愿意和伯克莱合作,无论伯克莱需要他们说什么他们都愿意照做。

够了,所需要的先决条件已经完全够了。

报纸也同时开始大造声势,起码在部下被暗杀的问题上,罗比托已经已经充分赢得了舆论界的好感,他被看成是民主、遵守法律的象征。因此从一开始,舆论的倾向性已经非常明显。

而在伯克莱的办案过程中,他一直都和新闻界保持着频繁的联系,有意无意的向记者们透露着一些他们需要知道的信息。

记者们逐渐依靠所掌握的情报和自己的猜测拼凑起了一副拼图:

在国民临时议会中出现了一伙激进的势力,他们企图铲除一切与他们作对的人,他们想和卡特里政府一样统治法国,甚至做的比卡特里政府时代的恐怖统治更加恐怖。而受人尊敬的罗比托将军绝不愿意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维护法国的民主和自由,因此自然而然的,罗比托将军就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

而海斯上尉的遇刺,只是一系列暗杀行动的开始而已……

报纸的舆论作用永远都是难以想象的,越来越多的法国人相信这是一个巨大的阴谋,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开始站到了罗比托将军的这一边。

他们呼吁特别调查小组立刻展开全方位的调查,立刻还海斯上尉一个公正。而在军队中这样的呼声也变得日益高涨起来。

《巴黎日报》的记者特意采访了罗比托将军对于这些事情的看法,罗比托将军义正言辞的告诉这些记者:

“我将坚定的保护法国的民主……我绝不会背弃我的信仰与理想……也许的确存在着一些阴谋分子,但这一样无法动摇到我坚定的决心。先生们,我是一个军人,我将服从于政府的命令,服从于国民临时议会的命令,哪怕明天他们就让我去死我也如此认为……”

记者们惊叹于罗比托将军的决心,在报纸上他们更加努力的把将军渲染成为了法兰西未来真正的救星。

当然,“法国国民临时议会”似乎隐隐的成为了一个反派……可以想象的是,罗比托将军一直忠实保卫着的这个组织在这次事件中似乎并没有扮演什么太光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