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得知枯羊战事不利的消息后,魏虎甚至弃金陵这座重城的安危不顾,亦要率领一半的兵力前来援救。
不得不说,魏虎此番来援救枯羊,其实是承担着极大的风险的,毕竟他守的可是金陵,乃江南屈指可数的重城。尽管八贤王李贤的军队是越过金陵直接前往广陵的,但是,金陵距离广陵实在太近了,不排除八贤王李贤在攻打广陵不果的情况下直接挥军南下,占领江南的桥头堡金陵城,从中截断太平军伍衡军主力与其余几支太平军的联系。
魏虎并不是一个精于计算得失的人,但是他的部将却不乏有劝诫他的。语意之沉重,即便是魏虎此刻想来,亦感觉压力颇大。
[将军三思啊!——金陵乃我太平军绝不可失之地,是联系着江南与扬、徐的紧要之地,万万不能有失。伍帅对将军信任莫加,因此将此重地交付将军,将军不可叫伍帅失望啊!倘若被李贤拿下了金陵,则伍帅的后路被截断,再难归我江南!至于枯羊……就目前战况而言,牛渚失了就失了,无损我太平军根基,然金陵绝不可失!再者,传闻那枯羊与周国有旧,况且此番周军总帅谢安又是枯羊姐夫……]
对于这种劝诫的话,魏虎是如此回覆的。
[放屁!要老子眼睁睁看着亲如兄弟般的枯羊被周军所破?!——金陵,不丢不就完了?少废话,枯羊老子非救不可!有哪个不识相的家伙还敢多嘴,且叫他见识一下本将军手中之剑锋利与否!]
丢下这一句话,魏虎便带着麾下一半兵力,悄然从金陵城撤出,日夜兼程地赶来援救枯羊。
不得不说,魏虎有着太平军年龄将领们一贯的特征,多勇少谋、热血冲动,做事不考虑利害得失,只凭借自己主观喜恶。
为了援救枯羊,他不惜冒着被太平军总帅伍衡责罚甚至革职的危险,在八贤王李贤已率军威逼广陵附近的情况下亦敢出兵,丝毫没有考虑过若是金陵城被李贤所得,这对太平军而言究竟是何等的灭顶之灾。他同样也没有考虑过,单凭他此行所带的近万兵力,是否能够起到支援枯羊的效果。
甚至于,一根筋的他亦缺乏为将必须具备的种种素质。
俗话说得好,百里趋利者蹶上将,似魏虎这样从金陵城日夜兼程赶来牛渚支援枯羊,非但骑兵队与步兵队严重脱节,甚至连士卒应对突发状况的基本体力也不曾预留,实在很难想像他竟然当真能够安然无恙的抵达牛渚。
要知道,廖立在迎战卫庄时凭借直觉感觉到北方好似有什么颇为叫他不安的事物,这正是因为当时魏虎正在北方的那片林子中消歇。
平心而论,他魏虎倒是不累,但问题是,他麾下的骑兵队与步兵队脱节地实在太厉害了,因为长途赶路,他麾下的步兵竟然落后将近十里的路程,要是那时候廖立或者唐皓、张栋、欧鹏等四人有一人确实探查到了魏虎的存在,率领麾下兵力堵截,魏虎别说顺利地攻入周军东营替枯羊解围,他甚至自身难保。
但是不得不说,天意实在是高深莫测,凌驾于人谋之上,谁也没有想到,似魏虎这般有勇无谋的行径,竟然也能够顺利达成所愿。
至少廖立想不到,他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觉得此战必胜无疑、临时改变主意去追击太平军将领卫庄,使得谢安四面夹击枯羊的计划出现了一丝漏洞;谢安亦想不到,正是因为想着以唐皓、张栋、欧鹏三人困死枯羊,在加强西营、南营、北营三营守备力的情况下因为兵力上的不足导致东营空虚,这才使得魏虎能够毫无阻碍地冲入营内。
天意如刀,变幻莫测,今日的天意仿佛是亲近于魏虎,周军上下谁也没有想到会有魏虎这么一支太平军的生力军骤然加入战局,以至于当廖立等四将率领追赶太平军将领卫庄出营后,谁也没有想过是否要在东营安排哨卫,尽皆将注意力集中在大营中央那已然被困死在其中的枯羊与他麾下一万五千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