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只有五六张桌子,每张桌子的上方悬吊着六七十年代工厂里的那种灯泡,极具年代感。
灯泡的瓦数不是很高,像是乡村路灯的那种昏黄灯光,不会刺眼,又带着一种温馨。
二人进屋后,店里只有一桌在营业,燕南天误以为要打烊。
叶廷机却没有多问,直接跟店内的伙计招呼,简单的几句话,就点好了火锅。
不一会儿的功夫,年轻的伙计就端着调料和小菜出来,摆上桌来,一碗麻酱,一碗韭菜花,一碗红色豆腐乳两块,一碟糖蒜,一碟香菜……
燕南天没有接触过正宗的老北京铜锅涮肉,没有看出这些调料的门道来。他只对桌上的小菜感兴趣,一碟雪里蕻,一碟油炸花生米带着白糖,忍不住让人就着它喝上几口。
很快,木炭火锅上桌,桌上的温度马上上来,伙计给火锅添满了汤水,几乎溢出来,热气腾腾。
两盘羊肉上桌,跟着就是一碟白豆腐块,一碟粉丝,一碟白菜。
叶廷机招呼一声:“开动。”
两个人忙活起来。
燕南天效仿叶廷机的准备流程,以免自己出糗,在麻酱碗里搞了一勺韭菜花,夹了一块豆腐乳,放了点香菜。
二人几筷子下肚后,开始你一嘴我一嘴的闲聊了起来。
“我曾经说过,再也不会北京。如今,也算食言了,现在想想,当初的信誓旦旦就是置气。这么多年待在香港,吃什么美味佳肴都能吃到,唯独这口铜锅涮肉,总是没有北京的地道。”说完,叶廷机挑了一筷子羊肉。
“叶总好这一口?可能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吧,我还是喜欢龙景轩。”
叶廷机说道:“你说的是口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龙景轩是没得说。不过,我吃这口,纯粹是为了情怀。”
“我懂,吃的是回忆。叶总小时候常来这里吃吗?”
“也不是常来,但几次重要的人生选择都在这个饭桌上决定。当年,跟着我一起的那几个老家伙,在这里拼酒斗气。你还记得黎援朝吗?他们那伙人跟我们约架,就是在这里下战书。”叶廷机少有的提起了少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