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一个初中同学王金宁家。
王金宁的老爸是个老红军。
他家住着独门独院的日苯房。家里不光有电视机,还有黑胶唱片、留声机。
79年刚开学的时候,陈凡在王金宁家玩,正好赶上电视播放一部电影《归心似箭》。跟《小花》一样,这是一部有些另类的战争题材电影。电影里的插曲《雁南飞》令陈凡记忆犹新,多年以后还能哼唱那个旋律。
陈家买了电视的一两年内,其他街坊邻居也都争先恐后置办上电视了,连老董家都不例外。
又过了两三年后,李大牙家开始鸟枪换炮,把黑白换成彩色了。
整个八零年代就是电视的年代,不论大人孩子,人们的平时的谈资大多围绕着电视。
孩子们谈论霍元甲、许文强,大人们谈论电视机的价格。
80年代中期,彩电的价格顶得上两套宅院,一下就掏干了很多家庭大半生的积蓄。
但这时的人们依然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
80年代初,人们讨论“人生的路啊为何越走越窄”,80年代末人们又讨论“我们该往何处去”。
跟七零年代相比,八零年代的人更加富足。跟21世纪的人相比,八零年代的人们也更加自由奔放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可这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正在悄然离去。
……
“圣诞节是咋回事?”张蓝看着贺年卡一脸不解。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年轻人就开始流行新年送贺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