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3页

“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还没流行开,“中关村模式”就已经开始在全国唱开。

一批科技人员冲出旧体制、原单位,创办了自己的高科技企业,此时光这一地就至少有1500多家企业。

当李和无意中看到“泛海”这两个字挂在大牌子的时候,他是极度的不爽。

“平松呢?”

丁世平道,“这一片是归卢波的,他之前准备搞电子市场,盖了不少房子,但是他现在一心搞商场,所以自己用的少,大部分都是租出去的。”

他现在相当于李和的半个秘书了,所以有些事情都是帮着留心了,保证李和问什么,他都能回答的上来。

李和问,“现在租金什么价?”

丁世平对这个心里有数,“按照政策,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每平方不得超过12,琉璃厂不得超过6块,到房管所报备的租金,这个很低,实际上大家心照不宣,按照正常的黑市租金,怎么样都会翻个五倍、六倍,最高的已经超过三百块了。”

李和问,“泛海在这一片也租房?”

丁世平点点头,“他们在这一片仅拥有的铺面数仅次于卢波。”

李和道,“为了支持中关村的创业者,我们全面降租金,按照政府的政策租金来。”

丁世平心里一咯噔,急忙道,“李老板,这样会得罪人的,做租赁市场的可不止我们一家。”

他就是再不懂生意,再不懂人情,也知道不能这么干!

要知道靠租赁行当吃饭的,没一万也有八千了!

李和反问,“我怕得罪谁?”

见丁世平神色紧张,又笑着道,“我们诚然会得罪一批人,但也会帮助到一批人,目前市场上虚高的租金,完全不利于科技创业者,我们为他们提供便利的创业服务,也许还能得到他们的拥戴呢。”

“那我就给卢波电话了?”丁世平知道李和是针对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