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廉奚落道,“李先生未免太贪心了。”
“贪心不贪心,大家心里都有数。”高盛的投资规模至少是百亿起步,赚的更加可观,李和宁愿不合作,也不想为高盛作嫁衣。
郭冬云笑着道,“二层。不能再高了。”
“成交。”李和再一次伸出手。
“成交。”这一次是郭冬云握着李和的手。
高盛的团队,行动的很快,李和的行动也很快,20亿美金已经第二天就到了在高盛开的户头上,加上高盛的五十亿,总共是七十亿美金。
李和这一次很谨慎,只用了八倍的杠杆,他马上有孩子了,他不认为他输得起了。入场的时候,所有的美金全部兑换成了日元进入日苯,按照双方的预想,这些钱会全部进入股市,到一定阶段抛售股票,并做空股指期货。
1987年以后,光一个日苯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规模就已经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首位。所以李和跟高盛进入以后,像一滴水汇入了大海,在上万亿规模的市场里波澜不惊。
“是,是。”喇叭全瞥了一眼吴阿达,胖嘟嘟的,在他的咸湿片里面能三十秒不缴枪就算不错了。嫌弃归嫌弃,李和的话,他也不敢当众反驳。
348、泯然众人
郭冬云提出了一项合作倡议,愿意5000万美金持有康年银行10的股份。caioge按她的想法,这已经是溢价收购了,康年银行明显不值五亿美金。
而且高盛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亏本的生意,用5000万美金是她费了大力气才说服董事会的,李和没有理由不同意。
而李和不这么想,从经济角度来说,这是不划算的,光康年持有的深发股份将来就能赚大发了,他才不稀罕这5000万美金。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盛拥有他无法比拟的资源和人脉优势,它们的加入无疑会对康年银行有助益。
所以许多有眼光的创业者在选择投资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资源,其次才在乎对方给多少钱。比如李和将来投钱给马阿里的时候,哪怕给再多钱,马阿里就不一定能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马阿里有可能泯然众人矣。
因为他提供给马阿里的资源和孙正义及雅虎给马阿里的资源帮助是不一样的。
李和想了又想,终于接受了郭冬云的建议,利大于弊,他确实没有理由拒绝。
最高兴的还是黄炳新,以后他可以光明正大的打着高盛的名头出门了,有高盛这样的大财团做背书,对康年银行的好处多的不胜数。小银行想在夹缝中生存,是多么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