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新道,“衣服烧了,放个鞭炮吧,人都没了,弄啥都没意思了。”
李和跟着他们上山,不一会儿,身后就汇聚了一长串的人。
林子里不能生火,七拐八绕,最后在一块种水稻的坡地上停了下来,穆岩和杨玲两口子生前的衣服都被烧着了,接着又放了两响鞭炮。
简单的送行仪式结束后,杨改新走在最后,李和陪着他聊了几句。
杨改新道,“麻烦你了,真不好意思。”
李和道,“叔,你不用太难过,眼前最重要的是把穆寅照顾好就行。”
“也是这丫头命苦,从小跟着我们有上顿没下顿,这小王八蛋去考学,还没进门,就给人家做老妈子,还算他有良心,给接近了城,本想能过上几天好日子,现在又这么个事”说着说着又是泣不成声,鼻涕往耷拉着冰渣子的草叶子一抹,接着道,“早就该想到的,俩倔驴蛋子祸一起,能有好日子嘛”
冷风吹过来,李和哆嗦一下,但是还是感觉浑身燥热,不禁敞开了衣领,也不知道说啥,就在那听着杨改新说。
“现在孩子吧,只能靠他奶了,咱们只能在旁边拉扯一下,大力是出不上了。”杨改新站起身,把手往衣服蹭了蹭,脱下帽子挠了挠头,接着道,“她俩哥哥都在外面打工,丢下三个小子,一个丫头,大的都上高中了,小的还不会跑,吃喝拉撒都是咱们顾着”
他有他的难处。
李和道,“老叔,这些我都明白,你要是能说通老婶,这孩子我带走也行,城里的条件比家里好多了。”
“那是不可能的,这孩子现在就是她的命了,把孩子带走,她还能活吗?”杨改新摆摆手道,“你啊,想都不用想了,就这么着吧,以后啊,你们这些做叔叔的,要是有心,拉扯一把,那就值得这孩子念你们一辈子好了。”
回到穆家,穆家老太太抱着穆寅坐在火塘边上发呆,李和把一张邮政的存折递过去。
“婶子,这是俩口子留下来的积蓄,你拿着,到邮局就能取钱,密码是穆岩的出生日期。”
虽然存折是杨玲的名字,但是由于实行的是不记名的存取款制度,取钱并不需要什么证件,只要有存折,知道密码就能取钱。
“这多少?”老太太不识字,翻开存折是两眼一抹黑。
李和道,“这是135万吧,晚点我让人陪着你去镇上,把钱转存到你名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