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1页

这才是真正的与国际接轨。

金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具有规模经营能力的覆盖全国的信息通信网,解决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通信与交换,与中国科技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一样,是中国四大骨干网之一。

后来前身为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的中国科技网与美国nsf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ter全功能网络连接,真正的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不过最终发展成规模的只有一家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因为背靠邮电部,树大好乘凉,中国电信有多威风就不必说了。至于后来同样属于一个爹妈的网通、联通、移动表示不服,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公用互联网,比如、unet。

柳联想点点头,“这只是科协的一个想法,能不能推动还是两说。”

按他的想法,国内的网络协议标准都还没规范,又何谈推动。

“也对。”李和也无奈的摇摇头,路由器还属于禁运物品呢。

495、骨灰

此时国内也就一个30多台路由器支持的局域网,至于国际互联还只是一概念。caioge

“越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的豪言壮语,说出来容易,可是做出来不容易。因为没有接入国际互联网,发邮件租用信道的费用非常高,每1k流量的费用超过6元钱,每收发一封电子邮件都要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而且美国人可以随时中断对中国的邮件转发服务和与国际计算机网络的连接。

本来他想花钱搞公关,把互联网提前接入中国,但是怕弄巧成拙,最后反而熄了心思,还是按照原来的道路最好不过。

不过他已经做了许多关于网络的工作,只要跟计算机沾边的公司,他都投钱了,能收购就收购,能入股就入股。

至于以后是赚钱还是亏钱,他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计算机这一块,除了微软、ib、甲骨文这样的大公司能让他记住,其他的公司他压更就记不住几家,只能普遍撒网,重点逮鱼。

像osaic浏览器这样原本的扑街公司他是全资收购的,唯一做的改变是让此时是该公司研究员马克·安德森做了总裁,至于会不会再有网景公司出现,他就不得而知了。

sun icrosystes、ataaaaaat、ib、微软他都有不超过5的流通股,都是挂在远大投资的名下,暨现在的远大投资集团。

至于收购大公司,他想都没有想过,因为这些公司和通用一样,都是属于美国的战略性企业,能收购成功才叫有鬼呢。天上的飞机、海里的航母、潜艇、银行的系统可能都是出于这种大公司,你一个外国人来收购,是什么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