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
特别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液压粘滞阻尼器,在美国被结构工程界接受以前,经历了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特别是地震考验的漫长过程。
朱国豪笑着说道,“李董事长,你说的是减震器吧?”
“对的。”李和恍然,大概名称叫的不一致罢了。
朱国豪说,“于先生目前选定的中标单位是一家加拿大的公司。他们只是给了一个初步设计图,完整的图要到等到元旦了。而且我们
跟加拿大的设计师交流过,他们没有提过什么减震措施。”
李和摇摇头说,“必须有风阻尼器。”
有或者没有,在舒适度上,完全是不同的体验。
他还是详细的给朱国豪解释了一遍风阻尼器的原理。
阻尼器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质量块和吊索构成一个巨型复摆,它与主体结构的共振,能消减大楼晃动。后来稍微复杂点,也就是采用电涡流技术的阻尼系统用于减少质量块的振幅,消耗风振输入能量。
朱国豪大为震惊李和在力学上的造诣,竖起大拇指说,“你真的是这方面的专家!”
平松傲气的说,“我们老板是物理学的教授!”
365、疑难
“教授?”朱国豪大为震惊,他不是没有见过年轻的教授,三十不到的教授真的是一抓一大把,许多在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位,或者在重大工程身上担任总工,甚至在许多工程中从总工到普通工程师都是同班同学也不是稀奇。caioge
他只是惊讶于李和大资本家的身份居然还隐藏着教授的身份,这就很令人惊讶了!
虽然这两年教授学者嚷着下海的很多,可是真正的像李和这样的随便投资几亿美金的真的是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