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9页

在寿山的饭店里,满满坐着的一桌人。于德华和沈道如挨着李和坐,这里两个人身家最是丰厚。

于德华旗下掌控着金鹿集团,旗下包括进出口,地产,酒店,会展。

他一直对沈道如不服气,借着通过成立金鹿集团的机会,剥离相关业务,巧妙的避开了远大集团的控制,金鹿公司成为金鹿集团和远大集团共同持股。

李和对着这些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他最看重的还是于德华手里控制的一百多家代工厂和浦东地块项目。

沈道如掌控的远大集团,更是丰厚,金鹿公司就在远大的旗下,同时还有五家上市公司和康年银行,产业分布在地产,物业、基建、外贸、公交、银行、投融业务。

李和更看重的是投融业务,在美国拿下了不少上市公司的股票,其中不乏戴尔、思科、苹果这样的潜力股。

作为外资身份,在国内有对新计算机公司这样潜力无限的公司的投资,也有对许多未来不确定的厂子的投资,像搪瓷厂,橡胶厂,线缆厂,机械厂,蚕丝厂。

这是在赌未来。

更让李和期待的是沈道如在深圳和海琼省对许多股份制公司的股票收购,这些股票目前在市面上无人问津,许多股票都是强行摊派出去的。

要知道,王万科都在菜场门口摆摊卖股票呢。

李和的要求就是,有多少买多少,这是在买未来。

海琼的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他看在眼里,可是还是没有插手,这点利润他已经看不上了,挣得少还要担骂名,对他来说,完全没有必要。

不过他对三亚的海滩情有独钟,再加上有收藏房子的嗜好,倒是在海边买了不少地,将来用于盖别墅,不是为了卖的,只是为了度假或者避寒。

晒晒太阳,钓钓鱼,这样的小日子对他非常的有吸引力。

付霞没有挨着桌子坐,只是坐在李和的身后,抱着茶杯,不时的抿一口,不时的做侧耳倾听状。

她旗下的和霞家具厂,还是挂着集体企业的牌子,依靠李和的资金支持,前后花了5600多万,斥资从意大利引进全套板式家具和床褥生产设备。

目前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家具厂,两个生产基地,两个家居广场展示厅,员工三千多人,为了上下游衔接,还开了不少的附属厂,例如钣金厂、板材厂、皮革厂,甚至为了招待客户,还开了一家宾馆和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