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吴市长就被司机先接走了。
这场酒局到了这里也差不多了。
李和跟张院长争了半天要谁买单,最后却让边梅抢了空子,把单给买了。
何军要跟李和私聊,李和欣然同意。
两个人找了跟小包厢,一人上了一杯茶。
何军道,“这么说,你真的不做老师了?”
“不做了。现在是全民向钱看,我得紧跟潮流啊,不然就是为时代所淘汰。”李和总能自圆其说。
“你这个人能力强,眼界宽,做什么都能成。我信你能成,你要是想在县里做什么生意,跟我招呼一声就成。”
李和摇摇头,“我们县里除了砂石,跑船运煤,还能做什么呢。”
他不禁升起一股悲哀,他有钱却为家乡做不了什么贡献。不是他不做,而是没法做。
光是交通这一项,就能卡死他,产品运不出去,能有什么用呢。实际上不光是交通这一项,哪怕后面有了举国之力修建的万亿规模的基建项目,经济照样很难大起步,还不是照样依靠劳动力输出,成为有名的劳动力输出大县。
他想着他能做的只是在县里的教育上多投入点,起码要从劳动力输出变成智力输出。他始终坚信教育才能改变农村的未来。
何军尴尬的笑道,“哪里有你说的那么悲观。”
他其实是心里也是不舒服的,他出去考察过的,沿海一地,人人争着当老板,纺织厂、抽纱厂、鞋厂,机械厂这些乡镇企业到处都是,可是纵观本地,除了一些窑厂、砂石厂,船运,简直是毫无起色,一潭死水!
“不说这些,慢慢来吧。”
何军终于想起来了正题,“你说我这位置了,你给说个方向。”
按说他这些年好歹有了些从政的心得体会,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可是他对李和的信赖已经形成了本能,总要不自觉的去问问,心里才能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