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他在每年的暑期都在货运站工作,对货运站的工作程序有了解。
何况上大学以后,他也是潜意识的找一些关于物流方面的书看,再加上长期的耳濡目染,对家里的业务不算陌生,脑子里多少有点东西。
因此沉吟道,“我觉得物流和快递的区别还是挺大的,物流的单量很大,我们现在做的无非是入仓、分仓、调拨、发货、配送,没什么玄乎的地方,效率上执行不严格,两天送到也行,三天送到人家也不管,五六天更是平常。
因为是专线运输,或者拼箱运输、零担运输等等,大多都是在一个固定地点,毛利率较高。
但是快递不一样,上门收件、上门派件,时效性挺高的,服务做的比我们好,缺点也有,就是单量普遍小,以80的装载率来核算,一车货能装110个方,成本就是140元方,对仓配执行效率要求很高,完全有亏本的可能。”
众人听见他这一番话,以为他是反对,但是没想他话锋一转,“物流业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从每个操作环节降低成本,减少差错率,提高运作效率,保障服务质量。
实际上,即使我们不做快递,也同样需要加大投入、优化整合运能、规范流程”
他一边说一边看她老娘的脸色,居然有了不耐烦的样子,难怪了,自己这些都是老生常谈。
在做的这些人,包括他老娘在内,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抿了一口茶,顿了顿道,“其实,快递业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已经在做自动分拣系统、在做全包机货运开拓国际货运航线,做跨境物流,真正的做到了物流快递不分家,甚至一直反应迟钝的中国邮也快速的切入了寄递业务,而我们还围着物流、快递这两个概念里转圈”
话语里总带着一点批评的意思,所以越说声音越低。
招娣笑了,笑的很欣慰,不过她没有表示意见,而是问旁边的常子欣,“常总,你觉得呢?”
常子欣笑着道,“小舟说的很有见地,不错,在许多工作上,我们可能存在失误,导致我们还是跟不上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时效性这一块,我们完全没法和快递同行比。
当然,我们的优势还是有的,小舟还没进公司,对我们的业务还没有全面的了解,我们的自动分拣系统是已经在做了,已经在江浙沪三省已实行自动搬运分拣,目前许多快递公司使用的是我们覆盖全国的仓配
我们不仅仅在做日化、啤酒饮料、食品、白酒、服装等流通型、消费型等供应链业务,也在做电子、化工、食品、机械、能源、林业生产型、工程型业务领域,覆盖能力可至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跨境仓库数量达到131个,上一整年,跨境物流的收入占公司的三成左右,所以,对很多工程公司来说,不管是做国内项目,还是国际项目,要做设备投送的话,除了几家大型国企,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在建材,基础设施建设,轨道车辆,军工物流,冶金矿业等行业形成了国内领先的专业优势。”
招娣笑吟吟的看着何舟。
何舟的脑袋更低了,他这才想起来,他们家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做跨境物流了,他老娘伙同东风快递的潘松以及国内的几大国企物流企业、私人老板,通过海陆空各种方式,差点搬空乌克兰、亚美尼亚、捷克